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湖渔翁涂纪章的博客
洪湖渔翁涂纪章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035
  • 关注人气:5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中的端午习俗

(2024-06-11 16:08:18)

古诗词中的端午习俗

(2020-06-24-10:32:41)海上冰花/正坡/手机微信

古诗词中的端午习俗

海上冰花

端午节是名字最多的节日,又叫“重午节”(因为5月5日)同时还叫端阳节、龙舟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解粽节。

每个名字都是有来历的,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这些端午节的别名,和端午节的习俗息息相关。

端午节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以外,其实还有许多的习俗,今天我们从5首古诗词当中,来了解一下古代的端午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

戴香包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唐代: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唐代诗人陈义的这首词,前两句告诉我们的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是用五彩丝线缠绕做成的,里面放着香料。宴席上面还会出现菖蒲,每年五月初的时候都是如此。

主人每年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准备这些应节的礼物,什么时候去乡下走一走,可以看到古代的端午节非常讲究,端午香包根据年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形状。老年人大多佩戴桃子、苹果等形状的,小孩儿喜欢的是虎头香包。 在古代,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姑娘要早早为情郎精心制作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他。

缠丝线

除此之外,姑娘们和孩子们在端午节时还要在手臂上缠上五彩的丝线。这也是一种祈愿。

《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这首词,很详细的记录了宋代端午节的习俗。

姑娘们穿着绿色的罗裙,已经被汗微微湿透了。明天就是端午节,可以去用中草药泡个澡。洗后的澡水里有着残留的胭脂香粉的味道,随着河流慢慢飘远。

白皙的手臂上缠着五彩的丝线,在乌黑的发髻上斜插着小小的灵符。希望自己能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据说端午节的这一天,草药的药性是最强的,所以才会有浴兰汤这样的习俗。而五彩的丝线颜色是“青、红、白、黑、黄”这五色最为吉祥。

挂艾草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挂艾草。宋代诗人文天祥在端午节的那天中午,也收到了一枝艾草。

他感叹说:老朋友都不知道去哪了,新朋友也在万里之外,我虽然依然像以前一样一片丹心,但是我的头发都白了。

我想要像屈原一样能够用自己的身躯去提醒君王,但是,汨罗江离我太远了。

赛龙舟

《减字木兰花·竞渡》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端午节的时候还会赛龙舟。宋代的诗人黄裳就描写了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

竞赛的龙舟上竖着一杆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子,这些龙舟像箭一样飞出深深的柳荫。

隆隆的鼓声像是春雷一样,他们冲开烟雾,划开水面飞驰而去。

现场观看的人发出震天的呐喊,像是在战场上要惊退敌人。夕阳的余晖洒在楼的西边,显得金碧辉煌。龙舟竞赛的第一名已经夺得了锦标,回来了。

纪念屈原

《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的时候,最广泛的传统便是纪念屈原。为此,宋代诗人张耒写了一首《和端午》

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是为了哀悼屈原,屈原的忠魂,却一去不能再回还了。楚国已经没有了,屈原也死了,如今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屈原所写的《离骚》千古流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美食

在端午节的习俗中,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端午节常吃的传统食物,你都知道吗?

咸鸭蛋

端午节吃咸鸭蛋也是一大习俗,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过后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

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黄鳝

端午前后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黄鳝也是很好的补养品,具有补中益气、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组编/涂纪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