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桑梓社稷)
(2022-06-20 10:34:50)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桑梓社稷)
[出处]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
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桑梓社稷)
“桑梓”“社稷”的来历
“桑”和“梓”是两种乔木的名称。我国古代,人们常在家宅两边栽种桑树和梓树,用来养蚕和做器具。
“桑梓”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弁》,该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意思是说,看到桑树与梓树,最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而产生恭敬之心。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云: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这里“桑梓”也是指故乡。后来,人们便用“桑梓”来代称家乡。金人刘迎有一首题为《题刘德文戏彩堂》的诗,诗中有两句是:“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因此,后人亦用“梓里”代称故乡。
在古代,“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土地和庄稼是人们赖以世代生存的根本,所以古人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没有土地和粮食,人们便不能生存,也就没有国家了,所以桑梓就成为国家的象征。《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編輯/正坡
后一篇: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唐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