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致庸与白景琦

(2013-02-01 20:06:32)
分类: 拙笔偶得

近日又看一遍了《乔家大院》,不禁想起另一部同是反映商业题材、家族变迁的电视剧《大宅门》,这两部电视剧都可谓是几十年不可多得的好剧本,令人百看不厌,其中的两个男主人公我都很喜欢,现将他们比较一下。

乔致庸与白景琦,都是商界中的奇才,男人中的典范,他们都才华满腹,治商有道,作为家族的掌门人,他们用智慧和果敢带领自己的家族走向辉煌。同时,他们都正直爱国,目光远大,敢于改革,引领行业,敢于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如乔致庸大胆进行股份制改革,输通茶道,“汇通天下”,开金融先河;白景琦接受公私合营,献秘方等。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诚信作为自己的经商之道。“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是乔致庸经商的主导思想,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据说他的后辈很好地继承了乔家诚恳踏实的经营风格,“宁可少赚钱,不能失信;宁可不赚钱,不能失信;甚至,宁肯赔钱也不能失信。”为了守住“信义”二字,不惜赔上身家。白景琦发现自己不肖的儿子在配制中药时,故意偷工减料,坑骗顾客的情况时,老先生在怒火中不仅把儿子一顿暴打,而且价值数万两银子的劣质药材也被老先生付之一炬。他们都是凭借良心做生意,凭借诚信面对商海沉浮,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先进意义,也值得现代的商家反思学习。

这是他们相同的地方,当然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这正是我最想道来的。

首先,这两位出生在商贾世家的奇男子,性格就截然不同。乔致庸中庸仁厚,白景琦叛逆刚烈。乔致庸的仁厚之事不胜枚举,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仁厚最终感动了自己的仇人铁信石,让铁信石的仇恨之心慢慢的平静、柔软,最终坦诚相待、忠心耿耿。原来,铁信石原名石信铁,他的父亲在与乔致庸父亲争夺商业霸权中死去,满腔仇恨的他,一心只想着为父报仇。他将自己的名字倒了过来--铁信石,并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尤其是手中的飞镖,百发百中。但是,在他伺机报仇的日子里,他慢慢被乔致庸的大仁大义所感动,最终在关键时刻把飞镖深深刺入乔致庸的仇人崔明十身上。当乔致庸知道这一切后,非常感动,并问铁信石为何不杀自己为父报仇。铁信石说:"你一生中做了那么多大事、好事、善事,我不忍心杀你,我看你倾家荡产救灾民,如果我当初把你杀了,就等于今天杀了十万灾民。如果我父亲地下有知,也不会让我杀你,他会让我好好跟着你,保护你。"看,乔致庸的仁厚让自己失去了银子,却获得了友情与尊重。白景琦白七爷呢,他的经典名言就是,“别人不是不让我干什么吗?我就偏干什么。”这反映了他不屈从于权威,独立思考的性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他的第一份遗嘱中可见一斑: 我,白景琦,生于光绪六年,自幼顽劣,不服管教,闹私塾,打兄弟,毁老师,无恶不作。长大成人更肆无忌惮,与仇家女私订终身,杀德国兵,交日本朋友,终被慈母大人赶出家门;从此闯荡江湖,独创家业。

性格不同,也就罢了,因为这毕竟带着娘胎里的东西,不能全由自己做主,但以下两点不同却让我不得不抑扬分明了。

一是他们对爱情的态度。乔致庸爱江雪瑛,却不得不为了家族的生存与利益,娶了富二代陆玉函。对待藏在自己心里的女人,他潜心祝福,偷偷修庙祈祷平安;对待活在自己身边的女人,他恪守丈夫的责任,忠诚知感恩。最后,在人生的暮年,再遇当年的青春恋人,他说:“我一生对得起天下人,唯独对不起你们俩。我也老了,还不起你们银子了,我给你们磕个头,就算清了账吧。”虽然有点顽劣,可顽劣中却是真性情。这就是乔致庸,多情却不滥情,最后赢得了两位女子一生的爱情。白景琦也很可爱,虽然每个爱上他的女子都不后悔,但是爱上他的女子都得不到好结果。温柔娴淑、宽容大度的黄春恐怕大半时间都是守着儿子过日子的(还没守好),因为打从她怀孕待产被送回北京不久白景琦就有了杨久红;妩媚妖娆、敢爱敢恨的杨久红一生活在“二奶奶”的阴影下,最后落得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辈子没叫过她一声娘,孤独的死在自己的小床上;出身卑微、性格温顺的槐花为了七爷吊死在房梁上;足智多谋、刚毅果敢的香秀最后也受了白敬业的算计,恐怕在白景琦先她而去之后会是老境凄凉,毕竟两人年龄差了四十来岁。虽然白景琦爱她们每个,她们对选择白景琦也不后悔,但她们却不能如普通的女人那样过平凡、安稳的人生。

二是他们两位治家的方法,教育后代的态度也大相径庭。孟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治家这一点上,白景琦远远比不上乔致庸。乔家当年拥有大笔财富,应该不输于白家,但乔家家教甚严。乔致庸为了防止子孙沾染恶习、不求上进,定下了严格的家规。有六不准:不准吸毒,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赌博,不准冶游(男女出外同游),不准酗酒。乔致庸共有6个儿子,对他们的教育尽心竭力。在乔家,《朱子治家格言》是儿孙启蒙必读的书籍,如果谁犯了错,乔致庸就会责令他们跪地背诵,直到承认错误,磕头谢罪。他还常告诫儿孙忌“骄、贪、懒”,教育儿孙“唯无私才可大公,唯大公才可大器”,“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知欲圆、行欲方”。 后来到第九代的时候,乔家家族中20个子女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这都是因为乔致庸家教严格,治家有方,才能绵延子孙后代。而白景琦就一个儿子,他还管不好,剩下那些孙子孙女们更是不成器。父子、夫妻、兄妹、姐弟先后反目,以致死的死,疯的疯。白景琦看到先辈和自己苦心积累下来的财富,竟给家族和后代带来这么多祸患,方才有所觉悟,于是他又重新立下一份遗嘱——全部国宝珍玩尽献于故宫博物院,自今日起,放弃全部股息以期子孙自食其力 ,报效国家。 我死以后,如有子孙念及先祖之苦心 ,烧一陌纸钱,焚一炷清香 ,就说你已自立 ,你已成材,景琦死亦瞑目。   亡羊补牢,悲哉幸哉。

     两位奇男子,一生的大起大落,一生的爱恨情仇,都以随风而逝,而他们的风骨,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传奇经历却仍在影响后代。此生不得遇,憾矣;此生既能知,幸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