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斗“福兴居”

标签:
时尚文化健康教育 |
分类: 新居楹联 |
http://s7/mw690/002UNAtFzy7oJzO6VWSf6&690
http://s11/mw690/002UNAtFzy7oJzPDYim3a&690
大门联
福地腾实显臻品
兴居格致纳物华
(此联作者未详)
下抱口柱联
福先裕后修天爵
兴象赋诗缉汗青
〖福先〗福的先导。即指善,谓得厚福者多自先积有善德,当然,积有厚德的祖先也将垂裕于子孙。语本《庄子·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成玄英疏:“夫善为福先,恶为祸始。”又三国魏曹植《精微篇》:“备礼飨神祇,为君求福先。”〖裕后〗谓积累德行,垂裕后昆,则后世昌盛。语出清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典出《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又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克己之谓强,天爵之谓贵。”〖兴象〗原指诗词中的意境。但在此借以喻指因世代勤修天爵,而展现如诗如画的美好前景和盛况。句出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孟浩然》:“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又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陶翰》:“为诗词笔双美,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及清施闰章《蠖斋诗话·杜注》:“‘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言峡流倾注,上撼星河,语有兴象。”〖赋诗〗即吟诗;写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又唐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后来多以借指史册。如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元鲜于必仁《寨儿令》曲:“汉子陵,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再说联眼的“缉”字,笔者认为此字用得再恰当不过了。因缉者,兼寓续也、光也。可见诸【玉篇】曰:“缉,续也。”如【诗·大雅】授几有缉御。又【笺】缉,犹续也。又缉熙,光也。(缉与辑可通用,也可采用“辑”字)
福与兴二字的词性不同,要将它对好确实不易。本宇仅有二副七字联,除大门联外就是此联了。又因原来那副大门联平仄、对仗皆无稽,含义亦惘然。虽说下厅口的联不是主要位置,但也必须尽力对好,其联律与意境都应讲究。我想假如是用在大门上的联,那就可以将“缉汗青”改用为“揽大千”,这便显得有“满怀壮志,气吞大千”的胸襟和气概。如果要结合家族源流和地理,或用“福先裕后开天地;兴象赋诗耀美岩(指安美祖与大山岩)”亦可。因堂左有景名称金狮头和玉象带,右侧则有胜迹三垵天地土。所以“诗”字即以谐音而代之“狮”字,“赋”字闽南语读为“府”,与“舞”相仿,也有“兴象舞狮”之感观,这样天地、象狮即全包含,其情景相融,尤显本联文之独特。总之,对联应根据其位置来选定比较适宜的内容,此联位于下厅口,窃以为还是采用“弘天爵、辑汗青”为妥也。个见供参!
顶厅抱口柱联
福壤居安忆念当年仁者赞
兴门继美殷期来日德声扬
〖福壤〗义犹福地,但更有另一深层意义的是,即指堪舆家所称地脉灵气所钟之地。如《北史·杨素传》:“乃遍历川原,亲自占择,志图元吉,孜孜不已,遂得神皋福壤,营建山陵。”〖居安〗谓处于安泰宁静的生活环境。语本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天子念致理之艰难,乐居安之闲暇,肇置三令节。”又《元史·列女传序》:“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夫岂偶然哉。”〖忆念〗乃记忆;回忆;思念也。如《大庄严经》:“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又唐杜甫《别蔡十四著》:“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当年〗往年;昔年。句出《晋书·文苑传序》:“《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又唐郑谷《赠下第举公》诗:“见君失意我惆怅,记得当年落第情。”〖仁者〗乃指怀仁慈有德行的人。语本《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也指重仁义有恩情的人。如《礼记·丧服四制》:“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郑玄注:“仁,有恩者也。”〖兴门〗兴旺之家门。句出《隋书·列女传·刘昶女》:“上闻而叹曰:‘吾闻衰门之女,兴门之男,固不虚也!’”又唐刘禹锡《唐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崔公神道碑》:“昔为甲族,今为兴门。天爵人爵,蔚然两尊。”〖继美〗即谓承继前人之美德。如唐岑参《苗侍中歌》:“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又明高启《梦松轩记》:“昔马璘尝读史,见其祖援之功烈,因自感奋,不忍使坠于地,全为名将,继美于前人矣。”〖殷期〗乃殷切地盼望或期待、希冀也。〖来日〗将来,未来的日子。句出晋陆机《短歌行》:“苹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德声〗仁德的声誉。也是古代用以称颂官吏治政。如《文选·曹植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李善注:“德声,谓太祖令德之声也。”亦指美好的声誉。如晋张华《励志诗》:“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帖主曾对笔者讲述着从大山徙来御史崙的故事,谓当时适逢政善时和的年代,在政界仁人的关怀支持,特别是仁里乡耆们深悉肇基者乃至其父祖世代的善良人品,皆表示喜欢结为邻居,在当时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幸得仁里乡亲们大家都愿以义工赞助,而建就数间茅舍。要求笔者尽量在主要的楹柱上表达出来以启示奕世子孙,希望后贤不但要知感恩,更须继承优良传统,励志修身扬祖德,兴贤济美振家声。因此,联文显示忆念当年、期盼未来,并将出自的族系“安美”分别嵌入於上下联,以示对祖源的追溯。
文柱(部腹)联
福惠时贤壬山子地赓英略
兴隆吉宅丙向午方纳远祥
〖福惠〗福泽恩惠。语本南朝梁武帝《南郊大赦诏》:“大礼克遂,感庆兼怀,思与亿兆,同其福惠。”〖时贤〗乃指在某个时代中有德才的人。语出《后汉书·韦义传》:“曹节欲借宠时贤以为名,白帝就家拜着东相。”又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王文肃密揭》:“其时为中丞者,既无胠箧始谋,即宜直辨其诬,乃冒居发奸首功,取悦时贤,以为拥戴入阁之地。”〖壬山子地〗指座落的后山龙脉与地理位置。〖英略〗即谓英明的谋略。语本《晋书·安帝纪》:“镇军将军裕英略奋发,忠勇盖世。”又张謇《致袁内阁书》:“愿公奋其英略,旦夕之间,勘定大局。”〖兴隆〗兴旺隆盛。句出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又唐胡曾《咏沛宫》:“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吉宅〗平安的居处;吉祥的住所。句出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又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设公侯迁后,方乐其吉,而往居之吉宅,岂选能而后纳,择善而后福哉。”〖壬山子地、丙向午方〗乃本宅的坐山与朝向,所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象,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丙”和“午”代表火属于南方,也是指堂前,即面前,故在此当然也可兼喻前程或前景。〖远祥〗远方之祥瑞。典出《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骏发开其远祥,定尔固其洪业。”吕向注:“开远方之祥瑞也。”
本联位于文柱正立堂中,故以该堂坐向的“壬丙”兼“子午”分别嵌入於上下联。联文的含义上面已经条分缕析,寄慨非常明确,在此无须赘述。
厅龛前花心柱联
福祚大山岩济美经纶光祖德
兴基御史崙履端亨运启孙谋
〖福祚〗福禄、福祉、福分,亦谓赐予福禄。语本汉荀悦《汉纪·高后纪》:“高后女主制政……及福祚诸吕,大过渐至,纵横杀戮,鸩毒生于豪强。”〖大山岩〗乃本堂之前一座祖宅座落的地名。〖济美〗谓在前贤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事业发扬光大。典出《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杜预注:“济,成也。”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又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代为着姓,人不乏贤,或济美于参墟,或炳灵于沂水 。”及宋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繄尔门之济美欤,抑我公之善教欤?”〖经纶〗原谓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后来常被古贤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典出《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亦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如宋秦观《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又明沉鲸《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及茅盾《创造》:“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祖德〗即祖宗的功德。如《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又唐丘丹《奉使过石门瀑布》诗序:“小子大历中奉使,窃有继作,虽不足克绍祖德,追踪昔贤,盖造奇怀感之志也。”及宋范仲淹《赠樊秀才》诗:“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兴基〗即指开基;肇基,开创新基业。〖御史崙〗即本宇座落的小地名。“崙”字国语、古音为阳平,但闽南方言都读为润,因此特作仄声看待。〖履端〗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故后来都用于泛指事物的开端,也即开始、肇启。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镕裁》:“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亨运〗亨通的世运,谓太平盛世。因国与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故也指亨通的好景运、好家运。句出南朝宋谢庄《为朝臣与雍州刺史袁顗书》:“复身奉维新,命承亨运,缓带谈笑,击壤圣世。”又宋曾巩《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独徧窃于美名,盖亲逢于亨运。”〖孙谋〗本谓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后来多用于指造福后代子孙之谋猷,如言远筹的意思。如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贻以清白。”
本联位于神主龛前的花心柱,宜于宣扬祖德启迪后贤。为纪念本族安美祖第十四“经”字行辈的祖先垦拓兴居大山岩创业垂统,第十七世“履”字辈及十八世“亨”字辈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开基御史崙的家世源流,因此特地将“经、履、亨”嵌入上下联的适当位置加以表述,而申寄慨。
花心边柱联
和泽绵长满堂孝悌欣祺福
美祥延远奕世儿孙更鼎兴
〖和泽〗即指仁德恩泽。语本《梁书·严助传》:“盛德上隆,和泽下洽。”亦可以喻和润的雨露。句出晋张协《安石榴赋》:“含和泽以滋生,郁敷萌以挺栽。”〖绵长〗绵延久远。语出南朝梁庾肩吾《谢赉林檎启》:“丹徒故苑,岁绵长而不见;岷山旧植,路重阻而来难。”又《西游记》第十一回:“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及《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如大清历数绵长,延臣寿命,臣当益加勤勉,谨保终始。”〖满堂〗盈堂,也兼指整个门第家庭。〖孝悌〗孝者,指的是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悌,指的是顺从兄长。孝悌乃仁之本。这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即百善孝为先,而孝悌者不可犯上,知尊长而长者爱幼。《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祺福〗幸福。《隋书·音乐志上》:“德表成物,庆流皇代。纯嘏不愆,祺福是赉。”〖美祥〗谓之美好瑞祥。语本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又《汉书·郊祀志下》:“陨石二,黑如黳,有司以为美祥,以荐宗庙。”〖延远〗延续长久。句出前蜀杜光庭《尹居纮辛酉本命醮词》:“赐臣灾厄蠲销,禄筭延远,存亡俱泰,眷属咸安。”〖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出自《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及《后汉书·杨震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又如《宋书·孔琳之传》:“而传国之玺,历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鼎兴〗鼎盛兴昌。语本宋沉括《梦溪笔谈·官政》:“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清曾国藩《新宁刘君墓碑铭》:“吾以人情为田,以培养士类为种。耕不计年,获不计世。庸讵知留贻子孙者,不更大乎?逮君没而门内鼎兴。”
本宇地处和美畬,和美之名甚雅,而且美字与祖源“安美”同字,含义颇丰正是值得运用。也因没必要每副联都以屋号福兴来冠首,所以本联即采用“和美”冠头、“福兴”殿后,俗谓之“穿靴戴顶”耳。这样虽然难度大,但为求特色终能克服撰就。又本联的位置也是在厅堂后,因此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伦理道德所提倡的“孝悌”文明教育以启迪后贤,并且昭示怀衷感念世泽绵长膺承祺福,寄托美祥绵远奕代兴昌。
戊戌年菊月易岂编撰於明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