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科技:2018蝶变

分类: 蓝晓科技 |
随即,蓝晓科技股价七个交易日翻倍,每天巨量换手,基于谨慎的态度,仅小仓位持续追涨参与。毕竟仅是100吨的生产线,跟万吨级的大规模生产毕竟是两回事。在春节前的大盘调整中,蓝晓科技也风光不再,大部分涨幅回调殆尽。
3月份,蓝晓科技再度调整到24元左右,基于波段操作的目的,部分建仓,没想到当晚就赶上了重量级的公告。
3月27日,蓝晓公告签署藏格锂业1万吨盐湖提锂设备合同,金额5.78亿,相当于2016年营业收入的173.9%,股价又是七个交易日接近翻倍。
近期,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兴通讯事件诸多因素导致大盘又一次大幅调整,创出2018年新低3041点,蓝晓连续上涨后也选择了调整。但是,企业基本面的蝶变几乎已是定局。
锂业大背景
锂并不稀缺,70%的锂都存在于盐湖中。矿石提锂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国内目前的锂产能基本都是矿石提锂。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锂矿储量1400万吨,其中智利储量高达75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51.8%。此外,中国(320万吨,22.1%),阿根廷(200万吨,13.8%),澳大利亚(160万吨,11.1%)等国储量也较大。
全球锂资源供应呈现“四湖三矿”分布
http://s4/mw690/002ULr2Vzy7kBHWRp7l03&690
我国的锂资源主要储存与东台、西台、察尔汗三大盐湖之中。但跟南美盐湖相比,中国的盐湖高镁锂比,提锂困难,国内企业已经在提锂我国的大部分锂资源存在于青海的东台、技术上努力了十几年。
目前,按普遍说法,锂矿石提锂,成本八万元,锂云母提锂,成本6-7万,盐湖提锂,成本5万元(研报披露蓝科锂业成本3万元)。自去年开始,全世界对锂的投资已成为热潮,天齐锂业曾预测2018-2020年,锂价将围绕2017年的价格波动。但之后呢,锂的产能在快速上马,如果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能及时跟上的话,一旦打起价格战,胜出的必定是成本低的企业。
种种迹象显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盐湖提锂可能确实到了技术上突破的时刻。这两年,陆续有企业宣称盐湖提锂成功。
目前,青海已经建成的碳酸锂产能4.2万吨,青海锂业(离子选择性迁移法)、蓝科锂业(吸附法)、国安锂业(煅烧法)各一万吨,产能归产能,实际产量都没达到,尤其是国安锂业的工艺前景堪忧。在建产能共计13.2万吨,蓝科锂业2万吨、盐湖比亚迪3万吨、青海东台吉乃尔锂资源的3万吨,五矿1万吨,藏格锂业最近宣布2万吨项目。
不过,万吨级产能生产的产品品质、成本、持续性、稳定性等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如果国内确实解决了盐湖提锂难题,意义非同小可,将直接改变整个世界的锂产业格局。
蓝晓科技基本面
蓝晓是国内吸附分离树脂龙头企业,2016年专用树脂产量9100吨,2017年产量1.1万吨,是国内吸附分离技术应用领域跨度最大、产业化品种最多,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生物医药、环保化工、湿法冶金是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为扩大产能,蓝晓科技的高陵新材料产业园基地建设已完成土建施工,2018年将投产。
近年来,蓝晓在金属提炼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火热的大背景下,蓝晓科技赶上了风口,盐湖提锂技术实现工业化验证,红镍土矿提镍技术已经通过中试验证。此外,金属铼实现小规模销售订单,公司还在进行铟、铯、钴等金属提取分离技术的持续研发。
今年点燃股价激情的,无疑是蓝晓科技青海冷湖的项目以及与藏格控股的1万吨提锂合同。原本,藏格控股已经与贤丰控股有合作,能够选择蓝晓科技是对蓝晓科技技术的充分肯定,公司明确表示产出的是电池级碳酸锂。按照公开信息,此项目年内就将投产。
公开信息显示,青海冷湖项目常规运行后,蓝晓今年将扩大该项目的产能。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蓝晓科技2018年终于迎来蝶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