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芥子园画传导读(续七)——纪多泉文

(2012-05-01 10:28:32)
标签:

纪多泉

中国画

文化

杂谈

芥子园画传导读(续七)  ——————————————  纪多泉  作于2009年8

 

原文:

                                 藤黄

《本草•释名》载郭义恭《广志》,谓岳、鄂等州,崖间海藤花蕊败落石上,土人收之,曰“沙黄”,就树采撷①,曰“蜡黄”,今讹为“铜苗”,为“蛇矢”②,谬甚。又周达观《直猎记》云:黄乃树脂,番人以刀斫树,枝滴下,次年收之者③。其说虽与郭异,然亦皆言草木花与汁也,从无蟒蛇矢之说,但气味酸、有毒,蛀牙齿,贴之即落,舐之舌麻④,故曰:“莫入口”耳。当拣一种如笔管者,曰笔管黄,最妙。

旧人画树,率以藤黄水入墨内,画枝干,便觉苍润。

                                  靛花

福建者为上。近日棠邑产者亦佳,以沤蓝不在土坑⑤,未受土气,且少石灰,故色迥异他产。看靛花法,须拣其质极轻,而青翠中有红头泛出者,将细绢筛滤去草屑,茶匙少少滴水入乳钵中,用椎细乳,干则再加水,润则又为擂。凡靛花四两,乳之必须人力一日,始浮出光彩。再加清胶水洗净杵钵,尽倾入巨盏内,澄之,将上面细者撇起,盏底色粗而黑者,当尽弃去。将撇起者,置烈日中,一日晒干乃妙。若次日则胶宿矣⑥。凡制他色,四时皆可,独靛花必俟三伏⑦。而画中亦惟此色用处最多,颜色最妙也。

                                   草绿

凡靛花六分,和藤黄四分,即为老绿;靛花三分,和藤黄七分,即为嫩绿。

                                    赭石

先将赭石拣其质坚而色丽者为妙,有一种硬如铁与烂如泥者,皆不入选。以小沙盆水研细如泥,投以极清胶水,宽宽飞之⑧,亦取上层,底下所澄粗而色惨者弃之。

                                 赭黄色

藤黄中加以赭石,用染秋深树木,叶色苍黄,自与春初之嫩叶淡黄有别。如着秋景中山腰之平坡、草间之细路,亦当用此色。⑨

                                  老红色

着树叶中丹枫鲜明,乌桕冷艳,则当纯用朱砂;如柿栗诸夹叶,须用一种老红色,当于银朱中加赭石着之。

                                  苍绿色

初霜木叶,绿欲变黄,有一种苍老黯淡之色,当于草绿中加赭石用之;秋初之石坡土径,亦用此色。

                                  和墨

树木之阴阳,山石之凹凸处,于诸色中阴处、凹处俱宜加墨,则层次分明,有远近向背矣。若欲树石苍润,诸色中尽可加以墨汁,自有一层阴森之气浮于丘壑间。但硃色只宜淡着,不宜和墨。

 

注释:

① 藤黄——又称月黄、笔管黄,植物色,可入药。海藤树为常绿乔木,是热带金丝桃科植物,藤黄为热带植物海藤树枝干的汁液,产于越南、缅甸、泰国等地。藤黄有老嫩之分,作为绘画颜色应选色嫩者,用手指沾水轻轻磨之即出色者为佳。藤黄以笔管黄为最好。采集时在树皮上切口,所流出水质的黄液,用竹管承接,干透后自然形成中空的圆柱形。藤黄本身含有胶质,使用时不需要加胶,直接用手沾水研磨或用水笔蘸取,色即随笔而下。藤黄遇热色泽变灰,只能用凉水溶化。          

郭义恭——西晋人。著《广志》。

撷——摘下,取下。               

② 矢——古代用做“屎”。

③ 周达观——字草庭,号草庭遗民,温州永嘉(今浙江永嘉)人。著《真腊风土记》。《直猎记》——直猎,又作“真腊”,即今柬埔寨。周达观曾经出使真腊,著《真腊风土记》,该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柬埔寨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吴哥文化有详细记载。

番——称外国的或外族的。    枝——应为“汁”。          

④ 舐——用舌头舔。

⑤ 棠——古邑名。春秋楚地。在今江苏六合。公元前559年楚子囊率师于棠以伐吴,即此。  沤蓝——沤制蓝靛一般在秋末冬初,将已成熟的靛之蓼蓝进行收割。如用石灰沤制,则将植物放入池中或大缸中加水,上压重石以将植物全部浸入水中为准,大约两天的时间取出,将泡好的石灰水倒入缸内,用木杆上下捣动,随捣随加石灰水,以捣出靛花者为佳,然后进行沉淀,制成蓝靛。将蓝靛块放入钵内干研成粉末,用箩轻轻筛去杂质,加入胶水再研磨,当研磨到极细时,加水沉淀,浮在上面的就是花青色。

少少——稍稍。  擂——研磨。

⑥ 宿——变质。              

⑦ 俟——等待。   三伏——特指末伏的十天。

靛花即花青,色相呈深蓝色偏冷,为植物色,用蓼蓝、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俗名蓝靛。古代民间用它做染料来染布匹。

⑧ 赭石——又称岱赭。品种很多,有赭褐、赭黄、赭红,均为天然矿物颜料,因产地不同,色调也有所区别。产于赤铁矿、磁赤铁矿,其色调稳定。赭石制作比较简单,把选好的赭石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晒干,放进乳钵捣碎,先干研到极细时再加入胶水研磨,研磨到一定时间加入温水搅拌均匀进行沉淀,较粗的材料沉淀在下面,将浮在上边的黄膘倒出,加适量明胶蒸干收膏就可以使用了。

宽宽——缓缓;舒缓;松缓。    飞——即水飞。

⑨ 细路——小路。

 

 

芥子园画传导读  ——————————————  纪多泉  作于2009年8

 

原文:

余将诸件重滞之色,纷罗于前①,而以赭石靛花清净之品,独殿于后者,以见赭石靛花二种,乃山水家日用寻常,有宾主之谊焉。丹砂、石黛有如峨冠博带,揖让雍容②,安得不居前席,有师行之法焉。凡出师以虎贲前攻,羽扇幕后③,则丹砂、石黛皆吾虎贲也。又有德充之符焉。滓秽日以去,清虚日以来,则赭石、靛花又居清虚之府。艺也,而进乎道矣④。

                                        绢素

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周昉韩幹后,方以热汤半熟,入粉,搥如银板,故人物精彩入笔。今人收唐画,必以绢辨,见文粗,便云不是唐,非也。张僧繇画,阎本立画,世所存者,皆生绢。南唐画,皆粗绢。徐熙绢或如布。宋有院绢,匀净厚密,有独梭绢,细密如纸,阔至七八尺。元绢类宋,元有宓机绢,亦极匀净,盖出吾禾魏塘宓家,故名。赵子昂、盛子昭多用之。明绢,内府者亦珍等宋织。

古画绢淡墨色,却有一种古香可爱,破处必有鲫鱼口⑤,连有三四丝不直裂也,直裂者伪矣。

                                        矾法

绢用松江织者,不在铢两重⑥,只拣其极细如纸而无跳丝者,粘帧子(即挣子也)之上、左、右三边(其边若紧,须打湿粘,不尔则扯不开矣)。帧下以竹签签之。以细绳交互缠帧(莫结死结),待上矾后扯平,无凹无偏(然后打死结),如绢长七八尺,则帧之中间,宜上一撑棍。凡粘绢必俟⑦大干方可上矾,未干则绢脱矣。矾时排笔无侵粘边,侵亦绢脱矣,即候干不侵粘处。因梅天吐水,而绢欲脱,则急以矾摻⑧边上。又万一侵边而有处欲脱,则急以竹削鼠牙钉钉之。矾法:夏月每胶七钱,用矾三钱。冬月每胶一两,用矾三钱。胶须拣极明而不作气者。近日广胶,多入麦面假造,不堪用。矾须先以冷水泡化,不可投热胶中,投入便成熟矾矣。凡上胶矾,必须分作三次,第一次须轻些,第二次饱满,而清清上之。第三次则以极清为度。胶不可太重,重则色惨,而画成多迸裂之虞⑨。矾不可太重,重则绢上起一层白铺⑩,画时滞笔,着色无光彩。凡画青绿重色,画成时,宜以极轻矾水,以大染笔轻轻托色,上裱时方不脱落,绢背衬处亦然。矾时,帧子宜立起,排笔自左而右,一笔挨一笔横刷,刷宜匀,不使其渍处一条一条如屋漏痕,如此细心矾成,即不画亦属雪净江澄,殊可缔玩。若画遇稍粗之绢,则用水喷湿,石上捶眼匾⑾,然后上帧子矾。

 

注释:

① 纷——杂乱。    纷罗——纷纷罗列。         

② 峨冠——高。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③ 虎贲——古时指勇士、武士。

羽扇——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指军中如诸葛亮一类的能出谋划策的军师、谋士。

④ 德充——充实道德。    滓秽——污浊邪恶。   清虚——清净虚无。

道——道是天地万物之本。老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之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亦即实与虚的统一。他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道”是超言绝象不可言传的,但人生的最高境界却在得道,即体悟宇宙之大化。《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化的法则是无形的,故称为“道”。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绘画艺术的根本规律,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

艺也,而进乎道矣——寄道于技艺中。《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曰:喜,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郭庆藩注:“直寄道理于技耳,所好者非技也。”

⑤ 周昉——又名景玄,字仲郎,唐代京兆人,官至宣州长史。善画人物。           

张僧繇——南朝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天监中历官至右将军、吴兴太守。以丹青驰誉于时,与顾恺之、陆探微齐名。    阎本立——应为“阎立本”。唐代,官至右相,善画道释、人物及鞍马。    徐熙——五代南唐钟陵(今江苏南京)人。擅画花竹、草木。

吾禾——王概对家乡秀水的称呼。   盛子昭——盛懋,字子昭,元嘉兴武塘(今属浙江嘉兴)人。工山水、人物。

鲫鱼口——宋代绢的制造技术较高,加工精细。作伪者虽将绢染成旧色,但只要仔细查看其质地的韧性就可发现:真正的旧绢比较松脆,甚至一触即破,其自身的破裂处呈“鲫鱼口”的形状,并有细微的“雪丝”连着,即尚未发暗的丝;新绢染旧,则不仅没有松散发脆的现象,而且不会有自然破裂的鲫鱼口和露出的雪丝。伪作造成的是直裂。

⑥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的一两。

⑦ 俟——等待。                       

⑧ 摻——混合。

⑨ 广胶——黄明胶,产自广东、广西,黄色透明,成方条形状。无臭味,加水溶化,用上层轻胶。      麰麺——大麦磨成的面粉。     虞——忧虑、忧患。                      

⑩ 白铺——白霜。

⑾ 缔玩——谛视玩味,即细心观赏。    石上捶眼匾——即在石头上把绢的经纬线捶匾。眼,指粗绢上突起的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