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行山写生    纪多泉文     2012年04月15日

(2012-04-15 21:52:09)
标签:

纪多泉

文化

太行山写生

太行山写生

依据美术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2009级美术学专业国画班,在今春,安排三周的山水画野外写生,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收集素材,提高学生的形象感受力(视觉领悟力)和形象鉴赏能力。通过面对自然的山水写生,使学生理解、体会画面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写生中,写实性的客观再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绘画技巧,掌握简约的速写语言。写生课的核心是创造性地领悟中国意象美学的内涵,对自然风物的感受将有助于学生对国画画面形式结构与精神内涵的认识。启发学生创作出新的国画作品。

外出写生,引领学生亲近自然净化心灵,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无限丰富性是怎样为中国画创作、造型语言的不断发展提供无比广大空间的。让学生体验中国画创作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认识中国画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基本要素。

在外出写生期间,要求学生以“山水情结”了悟老庄的“道”,体会“一草一木栖神明”的万物性情;观察大自然细心感悟中国画创作与生活、大自然的关系;感悟审美情感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尝试新的造型语言,探索新的表现形式;训练学生从概括入手,表现大自然的意象和意境。

今年我们国画专业的师生,跟随我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师生一道去了太行山区写生。

324,晴空万里,我们清晨六点启程,一路顺风长途驱车,傍晚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益福口村,这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是太行山的一个大峡谷。这里有一个很好的美术写生基地,叫做“太行族人”。

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峰上,燃起色彩艳丽的丹霞,也燃起了我们的画意,放下行李后,当时来不及画就疯狂地拍照,一直拍到夜幕降临。当晚我们受到“太行族人”的热情招待,吃住安排有序,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上山写生,画个不停,似乎达到忘我的境界。一连两天的写生是手写心记,到了326日晚上,大多数同学都按时回到住地吃过晚饭了,可还有上十个学生没有回来,“太行族人”的杨老板担心他们不熟悉山路,没有路灯照明,路途较远,他主动骑车去把学生们找到引领回来,并租车将学生的自行车运回住地……

 以后的几天,师生都找到了感觉,大山水构图、小景都画,“太行族人”的老板亲自带领我们采点选景,多次中午为我们师生送饭到写生现场,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写生时间。330日,“太行族人”为全体师生安排了攀登“太行屋脊”活动,包乘汽车到达景区后,一路台阶、栈道、天桥,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峡谷中的道路、水库,山腰的梯田、山村,山光水色尽收眼底,那雄浑阔大、古朴苍茫、幽邃神秘的感觉自然地涌现出来,那形质与意气精神之厚重,让我们无法用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来表达,此情此景自然地激励起我们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43,在“太行族人”的操办下,我们长途乘车去安阳观摩了殷墟遗址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获很大,是名副其实的采风。

在这次写生期间,除了画了许多速写以外,我也拍了许多太行山风景,太行山呈现出的粗矿与质朴、孤野与苍茫,具有突出的精神品格,张显其强大的内在张力和深邃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那些古老的山村,有另类的感受,山村里都是石板房,石头砌的墙,用石板充当瓦来覆盖屋顶,一片片不规则的薄石板,一块压着一块,错落有致地搭放在椽子上。那石地、石阶、石院、石碾、石磨、石臼、石水缸、石桌、石凳、石墙、石柱、石梯、石房顶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石板房点缀了太行山,也给太行带来了灵性。

今春这一次写生活动,要感谢皖西学院艺术学院的组织安排,也要感谢太行山美术写生基地——“太行族人”的全力支持和热情款待。还有艺术学院的油画家徐应枝和油画家刘连也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纪多泉    2012414日夜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太行山写生 <wbr> <wbr> <wbr> <wbr>纪多泉文 <wbr> <wbr> <wbr> <wbr> <wbr>2012年04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