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思小妞
01
你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什么误会么?
比如,像我一样,学生时代的作文经常被拿来当范文在全班或别的班级朗读、获过一些奖项,就以为自己在写作方面挺有天赋。直到去年,我开了微信公号开始码字、给其他媒体写专栏、认识了一批同行、近期又签了两本书稿开始天天把码字当成一份正式工作去完成时,才发现这么多年以来,我真是误会自己的才华了。
虽然比我写的差的人很多,但比我写的好的人更多。作为一名苦苦挣扎在十八线的小写手来说,我从过去不知天高地厚地认为自己能“玩弄文字于骨掌中”现在已惊觉“原来自己才是被玩儿的那一个。”不免产生“世界这么大、会写的人这么多、哪辈子才能轮到我混出头”这样的质疑。
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被自己迷惑,把擅长的那一点当成了天赋,以为凭借于此就能崭露头角、一举成名。而事实是,在某一方面,我们也许确实比别人强了那么一点点,这多出来的一点点就好比你恰好比别人五官端正了些、身材匀称了些,但又绝不至于达到“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的级别。
这就尴尬了,人人都想靠自身实力脱颖而出,但实力往往不太争气,让我们硬不起来。更尴尬的是,除非受到刺激或挫败,否则我们很难自知,“原来对自己的误会这么深啊”。
02
怎么办?难道就此作罢么?
这还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周杰伦在《稻香》里不是唱了么“追不到的梦想,换一个不就得了”。没有谁的人生是非要如此不可。
就像我在美国认识的Lily姐,她是生物学的博士后,从本科到当博士后两年,“卖身”生物学12年,终于——她放弃本专业去做了代购。因为曾经在班里生物永远考第一,曾经高考因为生物竞赛加分去了国内前五的大学,所以她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站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来美国读博士,看着身边一波又一波的牛人在眼前晃悠,才明白自己的那点天赋连谈资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个冷笑话。然后就头也不回的跑到海外代购的大军里。
我问Lily,你后悔吗?12年的全心投入说丢就丢啊。
Lily说,会惋惜但不会后悔,毕竟自己没有一条道走到黑。虽然及时止损的晚了点,但现在做代购每月月入十万不也补回来了么!
所以,别把自己的梦想看得太圣洁。梦想不是处女,一辈子只能only one. 世界那么大、一生不算短,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空间去挑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懂得在该坚持的时候咬紧牙关、改放弃的时候别硬逞强。
有心栽花花不成是人生对我们开的玩笑,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命运给我们的奇迹。
03
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即使到了太平洋也淹不死他们的贼心,就是喜欢拿着那多出来的“一点点”鸡毛当尚方宝剑,非要杀出个天下无敌才肯罢休,怎么救?
不用救,就像女作家庄雅婷说的,一错到底,也是对的。
如果一个人,真能收起左右摇摆、不顾他人劝阻、冷眼别人的质疑和否定、横下一条心走到黑,看上去是丧失理性,但往往这也代表着他正汇聚自己的所有力量一头栽下去、猛扎猛打,早晚也能凿出个洞看到世界另外一副模样。
虽然钱钟书说很多人是错把热情当天赋,但能够对一件事一直保有热情谁说不是一种天赋?
人生最大的损失,从来都不是轻易放弃,而是摇摆不定,浪费了所有感情和精力。
倒不是我热衷于灌鸡汤,虽然热卖的《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本书为“一条道走到黑”加持不少,但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人不敢或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剩下的人走到最后发现自己原来只是进了一条死胡同,只有剩下的更小一部分的人走啊走最后迎来了光明。
一条道走到黑的的尴尬之处在于,走到最后你发现自己动用对抗全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并没能感动上天,当然,上天也不会白辜负你,还了你一记响亮的耳光,顺带着“叫你死心眼”的画外音。
04
可即便走下去成功无望、你只要掉个头或者稍微变个轨迹就不必拥有撞南墙的血和泪,我们依然不能嘲笑和指责那些选择“一错到底”的人。原因很简单: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很多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做着一场美国梦。他们当中有的人花了大把钱读传媒硕士最后却成了美国肉联厂的文档管理员;有的人博士毕业就收到国内知名高校、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待遇好到几乎算得上走到了人生巅峰,但他们就是能淡定的放弃那些offer,甘愿挤破头去拼一个一周工作70小时、工资让腰杆硬不起来、学校名气也是在Ranking list上很靠后的教职名额,最大的休闲大概就是周末一个人在办公室玩玩LOL吧。
再想象一下如果他们选择回国可能会过上另一番生活:海归博士、高校教授、算上各种补贴年薪直逼70万,简直就是大城市丈母娘的心头肉、待嫁女青年抢夺的王老五。这时,你很难不发出“何必呢?死脑筋一个。”这样的感叹。
但旁人觉得再荒谬,这也是他们的选择。就像有人会嘲笑美国梦的虚妄、也总有人把它当成没爹没钱没资源但却是让自己人生翻盘的唯一机会;有人不理解怎么能抛弃“父母在不远游”这条古训、也总有人拼死想留在美国不过是为了躲开那个不堪的原生家庭。
所以,“一条道走到黑”远非表面看到的只要决心、勇气和一股傻劲儿那么简单的事。它可以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莫名自信、对梦想的坚定执著、对原来生活的逃离、对未来生活的幻想,甚至纯粹就是一个错误三观的执行——因为无论对错都要做自己的主人。
大概,人与人之间精神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们都无法真正懂得另一个人的想法。
无论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后及时止步,还是抱着迷之自信一错到底,当对方没有寻求看法时请务必保持沉默。因为,除非一个人自愿,否则他没有义务承受别人的评价,但我们一厢情愿的评价往往会伤害别人。
更何况,一条道走到黑,万一你选对了呢!
END.
思小妞,坐标美国,“轻职场”概念创始人,LinkedIn专栏作者,新浪微博读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