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别人的成功是真的,而自己的成功只能靠做白日梦?

(2017-01-23 19:14:41)
标签:

杂谈

​文/思小妞   这是思小妞的第163篇原创


十年前大学毕业时,我和许多毕业生一样,迷茫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前途无量。世界虽然无边,但可以靠着自己的脚步一寸一寸去丈量。借着这种没来由的自信,想着工作三年内成为团队主管、拿着六位数的年薪带父母去马尔代夫的沙滩上晒太阳。

工作一年后,加过无数次班、有过两次10%的薪资涨幅、小小升迁过一次后,看着从部门经理、区经理、区域经理、大中华区总监这样一长串title以及每一个头衔背后相匹配的三年、五年、十年,才知道马尔代夫离自己还很遥远。

28岁时,算算自己还有七百多天就要到达传说中的分水岭了,希望自己在30岁这天做一件于人生而言有意义的事,比如,给热爱文字的自己一个交代,能够接到出版社的出书邀请、能够为喜欢抽烟的父亲每个月买一条中华烟、能够让爱美的母亲每半年飞次日本埋个线、打个PRP。

后来,30岁的这天我照旧像往常一样吸着雾霾、挤着地铁去上班了,想象中的美好一样都没发生。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美好的野心,18岁进入一流大学、25岁开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35岁实现财务自由,然后遇到非TA不可的那个人,一起去环绕地球,累了就择一城,看山看水看夕阳。总之终其一生都自由、快活。这才是不白活的一生。

而现实是,想象中的美好总和自己有万里之遥,每一天都像30岁的生日——平凡、仓皇、又丧失意义。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没能像想象中那样成功?


因为你并不是真的想成功

永远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人,下班再累也坚持读五页书,节假日不是进修就是在进修的路上,每天都会了解行业内的最新趋势,坚持和业内大牛定期沟通交流,我怎么可能不是真的想成功?

在迈克尔.乔丹的传记《Playing for keeps》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教练在一次篮球赛上看到赛场上的九个球员都在“例行公事”,而只有一个孩子在全力以赴。这位教练看他打得那么拼命以为这个球队正以1分落后,而比赛还有两分钟结束。然后他扭头看了一眼记分牌,发现他的球队落后20分,而比赛还剩一分钟!这个孩子就是乔丹。

乔丹、科比、C罗、菲尔普斯、博尔特这样的世界顶级运动员无一例外对赢充满了巨大的野心。在他们的世界里,对失败的痛恨远超过优秀的运动员。“不过是一场比赛,还有下次”是我们常人的思维,因为我们认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你跑赢前100米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坚持跑完全程。但对于顶级运动员来说,他们既要职业生涯的漫长,也要每一次比赛的赢。

有多少人能在败局已定时还坚持顽强反抗?聪明人说他们愚蠢,不懂变通,就像我们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被领导否定方案、遇到和同僚竞争失败,然后就开始感叹人心不古、生之艰辛,开始蜕变成“老油条”,让自己符合趋势、过得舒坦些。但只有那些真正想赢的人他们知道,为了赢,可以做任何艰苦、突破极限的事情,不管是科比看到的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还是博尔特训练到变形的双脚。 


因为你总是再等

对于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来说,2016年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一年。这一年,宇宙第一网红咪蒙的头条广告能卖到65万;蹿出个Papi酱用发布在网络上的视频“卷走”了1200万;还有更猛的,知名星座博主同道大叔一夜套现1.78亿,成为30岁以下的创业新贵。这不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得来全不费功夫嘛。

而真实情况是:咪蒙日更2000到5000字的文章是十年前她在南方报业工作时打下的基础;而毕业于中戏导演系的Papi酱从十年前就开始担任娱乐网站的网络主持人;成为高富帅同道大叔,更有从清华美院毕业的功底。

可有真水平的人多了,为什么只有这几位能成功?我想是因为他们特别擅长“见缝插针”吧。平时练功夫,碰到趋势、浪潮和机会马上把功夫搬上舞台,发光发亮,而我们普通人却只会继续观望,等待天赐良机。

其实哪有什么良机,不过是看谁比谁更能快准狠罢了。


因为你不够过度自信

这个时代,自信已经不那么好用了,必须要过度自信才更有成功的可能。

过度自信者们能高估自己能力、敢于尝试去做很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根据2011年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论文表明,就平均值而言,过度自信的人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容易成功。引用万维刚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有种“侥幸的成功”。

过度自信的人不太去计算风险,遇到机会先做了再说。由此可能产生三种结果:运气好,碰到胆儿小的恰好没人争,白赚;有人和你争,但能力未必比你强;当然,第三种结果就是惨败。但有很多时候是太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计算成功的概率时,过度自信的冒险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看看那些明着暗着号称要改变世界的人:比尔.盖茨、谢尔盖.布林、扎克伯格、乔布斯、马斯克,哪一位不是自信心和冒险精神喷井式爆发的人。 这个世界是属于冒险者的,他们会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失败,但只要还活着、还继续,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也比通常人大很多。

反观自身,在面对机会、挑战、风险和决定性选择时,通常是自告奋勇挺身而出?半推半就?还是干脆抱着“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想法,就此满足于现状?后两者我见过很多,我也是其中一份子,所以我们的世界才被选择前者的那20%的人掌控着,留下一点空间让我们剩余的80%的人争立足之地。

老话说的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白日梦要做,现实中的向前、披荆斩棘也不能停!

END.

思小妞  坐标美国 “轻职场“概念创始人  LinkedIn专栏作者 新浪微博读书签约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