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思小妞
01
收到一位读者朋友的留言,她说自己写这段话的时候是边哭边写的。
在上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她杀过千军万马好不容易找到现在这份外企大公司的工作,身居N线城市的父母特别以她为荣,一直耳提面命她要努力工作。她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入职近两年,没有休过双休、没有在晚上8点前下班过,回到家也还是要刷刷邮箱、刷出邮件第一时间完成工作、回复领导。
最夸张的一次是,团队赶某个项目,她有一星期没在凌晨1点前离开过公司,有天晚上直接急性肠胃炎犯了,整个公司就剩她一人,没办法只能痛苦的躺在地上自己拨通120自救。
为了能保住工作、在大城市立足、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她放弃了所有社交、周末休息的一天就是宅在家里狂补觉,刚开始她还和父母叫叫苦,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年轻人就要多吃苦,25-30岁是人生拼搏的黄金期,不奋斗将来怎么办!”听久了她也就不喊了。
留言的结尾她说:“其实特别想离开上海,感觉已经超过忍受的极限了,为什么自己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难道我30岁之前的人生就要一直这样暗无天日、就只剩下拼搏了吗?”
看得真心疼。我给她回复了一句话:“Of course not!如果你坚信25-30岁拼搏比一切都重要,那你傻得够可爱!”
02
巴尔扎克说过:“拼一切代价,去奔你的前程。”说明拼搏是我们一生不可绕开的事情,生而为人,我们得有这样的觉悟。但拼搏不存在“黄金期”,它是你在不同年龄围绕不同主题持续进行的一项活动。
就像学生时代的你,拼搏的keyword是高考;大学毕业后你拼搏的keyword是职场;结婚后你拼搏的keyword是家庭;年纪稍长后你拼搏的keyword是健康;哪怕你是将死之人,还要拼搏着多喘两口气呢。可是你能说,我在该拼搏事业的时候就不顾健康、该拼搏健康的时候就完全不追求人生贡献和价值了么?
所以,拼搏是只要你还剩一口气在就不应该放下的终生大事,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主题,但不意味着在当下有且只有唯一的主题。各有主次、但不可分割,才是健康的拼搏观。
25岁的你的确需要在职场厮杀,但如果你发狠把所有的宝都压在拼搏于职场这盘赌局上,未必会成为人生赢家。
03
首先,这个年龄有比在职场上拼搏还重要的事是让自己在情感上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不是说你一定要在这个年龄阶段结婚生娃,但想想吧,当你快接近30岁时,还成天作的要死、不懂得和对方沟通、为另一半没及时接通你的电话或没买到合你心意的礼物这种小事就伤神动怒的,这有多可怕。
不止是爱情方面,与朋友、同事、客户甚至是陌生人的交往在这个阶段也需要修炼、提升。好友聚餐,你总是忙着倾诉自己丝毫不顾别人其实也有烦恼需要他人倾听;总是埋怨为什么同事不愿意帮你的忙、而不去反思自己讲话的态度以及究竟为别人伸过几次援手……
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在这个年纪,多谈几次恋爱、多经历一些风情、多遇到几次人情世故上的碰撞绝不是什么坏事。即使结局不完满、回忆会伤人,但那些眼泪和伤害不会白付,它能让你在情感上成为更得体、更美好的自己。
04
除此之外,懂得给父母投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其重要性不亚于在职场厮杀。
我们都明白给自己充电、投资的道理,无论是瑜伽、烘焙还是让自己多Get一项实用的新技能是现在人人都认可的事情。但在忙着打拼、让自己越变越好的同时,我们常常忘记去为父母做些什么。
30岁左右的你,此时在职场上也奋斗了几年,可能离财务自由、大富大贵仍有不小的距离,但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为父母买一份保险、让他们多去这个世界走走、看看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作为独生子女这一代的父母,大半生都把心思耗给了我们,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很有必要。
千万别抱有“等我有钱了、等我有闲了”这样的想法让父母陪你一起等。就像我的朋友一直想着等攒够了10万元就让父母报团去欧洲旅行,可钱攒够时她父亲却不幸得了脑血栓,现在只能半身不遂地躺在家里,能看到的最远的风景就是楼下的小区。
有一次她哭着和我说,真后悔啊!早知如此哪怕在自己只有两三万元存款的时候带父母去云南兜一圈都比现在强百倍。人生无常,很多事情你想等,命运不一定给你机会。
当然,如果你的经济不允许,为父母提供精神供养也是很好的。远离他们身边独自在异乡打拼的你,没有什么比时常打给父母一通电话、节假日放弃和小伙伴的旅游打道回府更让他们安心和开怀的了。这种不需要仰仗金钱,但又能带给父母无限安慰的事情,多多益善。
05
当然,在这个年龄阶段,更加清晰的自我认识也许比你拼尽全力想要在职场搏出一片艳阳天更有必要、也更重要。
工作了几年,你究竟擅长什么?30岁以后的职场生涯你想如何安排?
未来3-5年拼尽全力要实现的一件人生大事是什么?(赚够首付?出国深造?升任部门主管?……)
如何实现它?
这几个问题的确很让人头疼,但值得我们写出来、贴在墙上时不时追问自己,迫使自己去想出和完善答案。
没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就像不知道目的地在海洋上随波逐流的船只,即使你开足马力、一丝不苟地掌舵,内心那个“将要驶向何方?”的巨大疑问依然存在。如果你认可“拼搏奋斗”、“要努力不虚度此生才是活着的意义”这些价值观,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力气用得更洞若观火呢?
列夫.托尔斯泰早就说过:“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显然,他老人家是想告诉我们,沉重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沉重的内容也不是纯一不杂。所以,做好准备,让你的拼搏不仅时刻online,还能遍地开花吧。
END.
思小妞 坐标美帝大农村 LinkedIn专栏作者 新浪微博读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