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思小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早起被人们贴上了“好习惯”的标签,全世界都在不遗余力地安利早起的各种优点。早起肯定是有很多好处的呀,要不那些商界大佬们为啥一个个都奉行此道呢?你看:
维珍集团创办人布兰森每天约5:45起床,利用早上的时间运动健身;
苹果CEO库克早起的习惯众所周知。他早上4:30就开始发送公司邮件,5点就已经在健身房;
星巴克CEO 舒尔茨每天早上4:30醒来,通常和太太一起骑自行车健身,然后在早上6点时到办公室。
写到此处我表示很尴尬,作为一名专注早起30年、从不知睡懒觉和赖床是什么滋味的人来说,居然没能和这些大佬们一起上榜,我是不是有点太对不起自己早起的时光了?
而且早起的好处不是只作为传说的,那可是有科学家实验验证过的:“与夜猫子们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精神程度较高;早睡早起者唾液中的皮质醇(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鬼)指标较低,因此他们的精神抑郁度也较低。”
好吧,早起是有不少好处,让人觉得你生活很健康啊、有很多时间可以拿来做很多事啊……每一样看上去都是那么绿色健康环保。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早起”这个词会一再出现在时间管理、养生之道、成功学这类书中吧。
可凡事总有两面,就像专家们都提倡多吃蔬菜水果,但你吃多了或只吃它们也容易营养不良、得糖尿病吧。所以,早起虽有它的好处,但作为一名早起专业户,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的苦有谁知道啊!
能在爱人的亲吻和早餐香味中醒来这样的画面你想都别想了
每次我看到电影中的女主在清晨的柔光、男主的kiss和端到面前扑鼻而来的咖啡香中醒来时,就在想要不要晚上吃两颗安眠药来实现一下这个梦?对于一个习惯六点起床的人来说,你总不好在五点半时把对方踹醒说:“Honey,去做早饭吧,人家要吃。”而且这种“要”法,幸福感完全荡然无存啊。
对于早起者来说,关于早餐最好的结局就是等另一半起床和你一起做了,其它的我压根儿不抱幻想。
你总是等人的那一位
只要是结伴出去旅游,你永远是打理好一切、整装待发却不得不耐住性子等其他小伙伴的那个人。
去杭州玩,陪我一起等待的是从西子湖畔吹来的潮湿的风;去天目湖玩,陪我一起等待的是宾馆外浓重的晨雾;去北京玩,陪我一起等待的是偶尔开过的汽车声;去大连玩,陪我一起等待的是海边若隐若现的第一缕朝阳。
我深刻地记得去年感恩节和小伙伴们去费城游玩,我们住在Airbnb上的一户人家,房东有一只年迈的大狗。在等小伙伴们醒来时,从小被狗咬过的我居然勇敢又无聊到和狗玩起了自拍。
所以说,早起者的寂寞你们不懂啊!
http://ww2/large/9f28f418gw1f6rhg4m12jj20ai07pgnb.jpg
总是会被嫌弃为老人家或村儿里人
虽然早起被大家提倡,但不知为何我总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深深的鄙视。
“什么?你居然十点就上床睡觉了?你是不是生活在没什么夜生活的村儿里啊!”
“不是老人家才会像你这样晚十早六的么?”
“作息这么规律,你很喜欢养生吧?30岁就开始养生喽,会不会太早?”
看到了么,“不怀好意”的弹幕满屏飞啊。世界真荒谬!
早起其实挺容易造成拖延症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起后觉得时间更充裕的优越感作祟,原本蹲坑5分钟能搞定的总要在马桶上再待5分钟;洗漱15分钟能收拾好的也因为时间宽裕了、总想着捯饬的再美一些,然后30分钟就过去了;就连看书这件事,原本聚精会神能一分钟翻几页的,因为有了大把时间你会想要停下来细嚼慢咽,然后发现耗了很多时间也没品出个啥滋味来。
所以,如果驾驭不好时间,就算一天真多给我一小时也是浪费啊。这就好比一直吃土的我突然中了500万,除了能想到赶紧去吃顿火锅外,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怎么花呢。
科学家又说了:“不好意思,那个,其实早起也有坏处。”
“早起者会比晚起者整日更容易神经紧张、情绪恶劣、且容易伴有肌肉酸痛、感冒和头疼等症状。”
这不是我矫情,是伦敦的一所大学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的。“早起者往往因为一天之中过于忙碌和频频受挫,必须调集更多能量维持集中力,因此导致一日劳作结束后感到格外疲倦和暴躁。”
这项结论是否已明确还是尚在研究中我不清楚,就我自己而言倒是没他们讲的那么夸张。我只有在工作目标未实现、没及时吃上火锅时才会神经紧张、情绪恶劣。
http://ww3/large/9f28f418gw1f6rhghmiagj20c80c8754.jpg
我想,人们喜欢早起最主要的原因是能获得一种比别人多赚到一些时间的感觉吧。但如果我们没有像大佬们有那么多需要操心的事儿、也不是一个特别自律、有规划的人,那早起赚到的这些时间也只会不知不觉从身边溜走,然后还给自己带来一种自我感觉很良好的假象。
所以,起得早不如把时间用得巧。说白了,利用率高、出活儿才是王道啊!
END.
思小妞坐标美帝大农村 LinekdIn专栏作者 新浪微博读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