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思小妞
以后谁要是再和我说中国人是最努力的、老外们只会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让他过来一下,我保证不打死他。
最近真是被管管的导师Bruce和同学们刷新三观了。做起事来忘我到夸张啊!如果你觉得“忘我”这个词比较抽象,那我帮你具化一下,忘我就是:不!吃!不!喝!是的,你没看错,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8点半真的是拼到滴水未尽、口粮不沾,而他们决不是再搞什么节食清肠运动,纯粹就是做事太投入到已然忘记吃喝拉撒这些“小事”了。
Bruce带着学生们一起做实验,肚子饿得咕咕狂叫,然后管管自己扛不住了,下午三点半跑去吃了午饭,晚上九点跑去吃了晚饭。而另外两名同学和Bruce一样,一整天也是做实验做到米粒未进。要知道这两位同学其中一位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小伙儿——对,就是我们经常在美剧或电影中看到的特阳光、特帅气、感觉天生就是为泡吧和撩妹而存在的那种人;而另外一位妹子可是传说中的中东土壕,壕到啥程度我不清楚,反正她能镇定自若的说出My parents are rich这样的话。
对于我,这样一个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唯独一顿饭都不能落下和怠慢的饭桶来说,做事能做到不吃不喝,这已经让我不是崇拜、而是惊悚了!有什么事能大过五谷杂粮、一日三餐啊!更惊悚的是这是他们的常态,虽然不至于天天如此,但每天朝八晚十、实验做High了就嚼几口饼干、吃盒水果对付过去的事儿是常有的。这群搞科研的“怪物”颜值那么高、智商那么高、银子也那么多,不拿着这些银子、仗着自己的颜值去enjoy life,却要努力到连三餐都懒得去惦记了,请问,能借我个地缝儿钻钻么。
在钻地缝的时候,我不禁开始反问自己:你曾最拼、最努力到什么程度?然后我就不愿再直面自己的人生了。当我们刚加两天班就开始担心过劳死、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就要发朋友圈感叹一下、连着上了半个月图书馆就要和座位拍照留念、熬个通宵就开始感叹自己也是见过xx城市凌晨四点的样子时,与他们这群怪物相比完全被碾成渣了啊。对于努力,我只能说我们都太疼惜自己了。
真正努力的人不会把努力当成一场需要昭告天下的show、不会经常被自己感动、不会觉得“我努力了”是一件多了不得的事。对他们而言,努力就像睡觉、呼吸这些人类的本能一样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成为他们的DNA,携带终身。
当然,我并非提倡大家去当工作狂、没有私人生活、非得熬坏了身体甚至突然过劳死才算活得有价值。我只是想说,我们大可对努力不要如此大惊吓怪,通过学习、练习和适应让它逐渐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态度,而不总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http://ww2/large/9f28f418gw1f65uvz914kj20jg0gvgml.jpg
要让努力成为本能、甚至DNA,就不得不提到How这个问题。虽然以我努力的程度完全没什么资格去解答这个问题,但最近刚好再读一些有关学习和阅读方法方面的书,有点心得,不妨从逆向总结一二供大家参考。
“三不要”是我觉得可以变努力为本能、或者至少也可以视其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的方法。
第一,不要迷恋兴趣之说。
类似于“主要是我对这件事没兴趣,否则一定会拼尽全力的”这样的话几乎人人都说过,好像我们是否应该努力完全仰赖于有没有兴趣。其实,兴趣和努力的关系有点像两个待发展的恋人。如果一方太相信一见钟情或“有没有感觉”这回事,通常这段感情很难建立起来。
努力和兴趣也如此。如果你太在乎去判断、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的兴趣,那努力往往很难持续甚至根本无法启动。
所以,日久见人心、近水知鱼性是有它们的道理的。当你尝试着把努力放在兴趣之前,多一点深入和了解,而不是用兴趣去衡量、算计自己该下的力气时,也许努力也就越容易走下去。而让努力持续走下去的一大好处是,过去你并没有觉得是真爱的事情,可能会因为多了那么一点了解、多了那么一点成就感,它就成为了你的兴趣、你的真爱。
第二,不要太贪心。
有付出、求回报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心理,而且一定是越有回报(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的)才能让我们越愿意在所不辞。但努力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不太能一蹴而就的缓慢过程,所以你得有点(其实是很多)耐心。
即便现在这个社会月入百万、一夜暴富、动辄就IPO的消息层出不群,难免让很多苦心经营却始终未果的人措手不及、心生荒凉,但你还是不能报有侥幸心理,急火攻心的就去扎堆凑热闹。别人的机遇你未必有,别人前期的沉淀也未必会让你看见。
就如Papi酱,我们看到的是她几个月前获得了1200万的融资,忖度着不就是在网络上的几个小视频吗?人们是疯了?还是她狗屎运太好?但你不知道的是她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在网络试水了。从网络主持人到栏目配音、导演助理,这一路的耳濡目染、实践沉淀才能让她在UGC的世界里赚得盆满钵盈。
而“不贪心”的另一层意思是,努力也是一件需要讲究取舍的事情。贪多嚼不烂是人人都该尊敬的常识。虽然这个社会提倡T型人才,但你要明白T中的那一竖才是你安身立命、功成名就的关键。
第三,不要对意志力太信任。
我们总喜欢把努力与意志挂钩,似乎一个人越努力就代表着他拥有越强大的意志力。从某方面来说,这个等号确实成立,但那样的人往往除了有强大的意志力外更懂得如何找到自己使劲儿的方法。努力,不是用蛮力、不是盲从、不是行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比拼,而是官有官路、贼有贼道——你得摸索出自己的那条路子。
意志力建立在我们自己的肉身之上,而自己这身皮囊、这份心智有多脆弱、多容易坍塌也只有你自己才明白。所以,千万别把努力这事儿全部压宝在意志力上,你会输的很惨,因为你不知道意志力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撂挑子、崩坏。
http://ww2/large/9f28f418gw1f65uwycbdzj21380gqmyi.jpg
有一天,当你不再觉得努力是一件苦差事(当然,它一定永远是一件艰难的事)、不再是一件你需要鸡汤才能继续燃烧下去的事;不再是一件值得比较或羞于启齿的事(人类也是够奇葩了,总是一面晒着自己的努力怕别人不知道、一面又当着面不愿承认)。也许,努力就成为了你的本能和DNA.
END.
思小妞 在美国晃悠的原创码字人 LinkedIn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思小妞的犄角旮旯 ID/sixiaoniu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