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节,你凑得哪门子热闹?

(2016-06-01 23:08:27)
标签:

杂谈

昨天刷自己朋友圈时被吓了一跳,以为大家都返老还童或者穿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在晒收到的儿童节礼物、微信红包、美白磨皮柔光后的扮萌扮嫩照片以及节日大餐。我记得自己的微信好友都至少是大二以上年过20岁的人啊,更不乏工作好几年、结婚生子的。什么时候大家摇身一变都成了12岁以下的儿童了?

看订阅号时更恐怖。我订的公众号大都与读书、海外有关,也有一些热门的国内大V,总之是没有亲子号或儿童教育类的,怎么这些订阅号就像着魔似的、整齐划一如广场舞大妈一样都在谈儿童节。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 身为成年人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2. 什么样的人能永远过儿童节?(真为编辑的心智捉急啊)3. 如何像儿童一样单纯美好?好一派喜气洋洋的祥和之气。

儿童节,顾名思义,首先你得是儿童,而现在普遍对儿童年龄的划定是6-12岁;其次,维基百科上对儿童节的解释是“为了纪念保障儿童权益、反对虐待儿童或毒害儿童的节日。”要么你是身份合适、恰如其分的过这个节日,要么你就身体力行的去为儿童权益做些什么以此来庆祝这个节日。否则,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不好好过妇女节、青年节,在儿童节上凑什么热闹啊!

其实,我能理解大家向往年轻、单纯如赤子般的那颗童心;也能明白自媒体追逐热点吸粉的心思。只是,想要追逐年轻就一定要通过某个节日来展现吗?为了圈粉而去策划一些与公众号主旨无关或违背的热点专题,是否又对得起那些已经关注你们很久的老读者呢?

就像前些天杨绛离世,她以屏霸占据了我的朋友圈。各种她的名言转发、蜡烛、祈祷和鲜花没断过。我还以为她和钱钟书平白多出来无数孙子、孙女,感觉比自己亲奶奶离世还悲恸、上心。有多少人是真正读完过杨绛翻译的《唐吉珂德》;又有多少人在读完她的《洗澡》、《干校六记》和《我们仨》后是真觉得她的文字可圈可点、有大家风范,而不仅仅因为她是钱钟书的妻子。

我并非对杨绛不敬,只是觉得盲目跟风实在是厌烦。名家是活在作品中的,而双手合十和点蜡烛这两个表情发明的真是天才,成全了所有已故和going to die的大师、名人。

扯远了,还是说回儿童节吧。我知道,即便我吹胡子瞪眼儿瞎罗嗦,你也不会真在乎。生活是你的、心情是你的、朋友圈也是你的,反正你也没碍着谁。确实如此,只是我还是对题目中的提问感到费解,既然我难以找到真正的答案,又无法像你一样有一颗追逐童心的撒丫子劲儿,索性我也不勉强自己探索了。干脆坐下来和小朋友们说几句心里话吧。注意,以下内容不适合12岁以上年纪的人阅读。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思小妞——一个喜欢传播歪理邪说和扭曲三观、以及动不动心血来潮就要毒舌一下的老阿姨一枚。阿姨祝你们节日快乐!

首先,阿姨要和你们道歉。有一些比阿姨年轻但却比你们老很多的叔叔阿姨们喜欢凑热闹和你们一起过节,你们千万不要生气哦。他们不是坏人,只是太喜欢热闹或者又太想证明自己那颗未泯的童心了,所以才会有如此举动。其实,我们成年人比你们能过的节日多很多,比如情人节、妇女节、青年节、母亲节、重阳节以及清明节。但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总觉得节日是别人家的好,阿姨希望你们将来长大后能多对年龄这东西更豁达一些、能更加正视自己的身份,不要在别人的舞台上老把自己当主角。这样真的不好哦。

其次,阿姨希望你们能在节日这天是真得快乐、开心的,而不是去给为慰问你们的领导们表演节目。几年前,阿姨看过一则类似的新闻,领导们在儿童节来看望祖国的花朵,而花朵们却要在雨中唱唱跳跳,还得带一副开开心心的表情。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都能吃着自己喜爱的食物、在阳光明媚的夏季尽情撒欢、玩耍。

再次,不管现在的你是让老师和父母骄傲的宠儿还是让他们嫌弃、担心的小笨蛋,你都要相信自己是最聪明、最独特的那一个。也许你不会做数学里的应用题,但你跑步是全班最快的;也许你不像同桌那样会弹钢琴,但你弹玻璃球却又准又稳。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很长,千万别被大人们的标签给粘住。作为大人,我们经常很愚蠢又自以为是,不要因为我们的错误而轻视自己。

你要记住:长得不帅不美不是你的错,是你爹妈的错;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错,是老师教得不好(你们现阶段学习的知识完全不需要动用到智商这么大的词);你被指责为“熊孩子”也不是你的错,而是拉扯你长大的爷爷奶奶没有教导好你们。你们完全不需要看低自己,只需要用更自信、更健康的姿态茁壮成长就好。

最后,思小妞阿姨希望你们能有一个纯粹的、会令你们自己回味的童年。然后,有朝一日你们能心怀美好和希望、勇敢又坚强的来到我待得这个成人世界。

祝你们节日开心!

思小妞阿姨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