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揭秘·节目】从钱庄伙计到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何短短一年就家财散尽?

(2015-07-20 09:34:13)
标签:

胡雪岩

商海沉浮

大揭秘

分类: 节目精华

   1862年春的一天,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正在浙西衢州府郊外的行辕内眉头紧蹙[cù]。就在不久前,左宗棠刚由兵部郎中升为二品浙江巡抚。升官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怎么左宗棠却如此烦闷呢?

    原来,就在一年前,左宗棠受曾国藩之命招募军队攻打浙江境内的太平军。打仗历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左宗棠带领着四万湘军已经一路经广西、安徽东进攻入了浙江,朝廷的军饷却迟迟没有到位。进不可攻,退不仅不能守,官位还不保。眼看着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湘军精锐一个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左宗棠别提有多痛心了。

 这天,左宗棠正在为粮饷发愁,管家一脸兴奋的跑了进来,对左宗棠禀报说,一个自称能解大人燃眉之急的人求见,他说能给大人送上20万石粮食。左宗棠一听两眼直放光,赶紧对管家说,快请!快请!

http://s6/mw690/002UGtMIgy6TYIeqGbP95&690

 左宗棠

 那个时候的一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180斤大米,二十万石就是足足18000吨的粮食啊。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粮食奇缺,即使是有钱也未必买得到。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大手笔,出手就是20万石粮食的见面礼呢?这个人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胡雪岩

  给左宗棠送粮食的时候,胡雪岩不过只是杭州一家钱庄的老板,可谁能想到,十年之后,胡雪岩的资产达到了两千万两白银,竟然比当时国库里的存银还多。慈禧太后更是亲赐其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胡雪岩也因此成为盛极一时的“红顶商人”。

http://s9/mw690/002UGtMIgy6TYIfJGGc68&690

   胡雪岩

胡雪岩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在民间口耳相传,流传甚广。今天,我们就为您揭秘这个晚清红顶商人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1823年生于安徽绩溪,家境十分贫寒。小时候的胡雪岩以帮人放牛为生,十三四岁的时候,不甘一辈子做个放牛娃的他出门闯荡,辗转到杭州的一家钱庄做学徒

少年胡雪岩十分珍惜在钱庄当学徒的机会,每天都早早起床,先是给钱庄的于老板倒夜壶、端洗脸水,然后扫地、抹桌、开店门,样样都干得利索。

 有客户来办业务,他就站在一旁,见机行事,从来不多说一句话。很快,这个勤奋又机灵的孩子引起了于老板的注意他着实喜欢这个谨言慎行的小伙计。

  就这样,五年学徒的期限还没满,胡雪岩就被破格升为“跑街”,相当于现在的业务助理,负责去送送账单文书什么的。跑街干了半年,备受客户赞赏的胡雪岩又被升为“出店”,也就是业务主管,有了一定经营上的权力。胡雪岩当然也是知恩图报的,每天勤勤恳恳帮老板打理钱庄的大小事务。

 于老板没有后人,就把胡雪岩当成亲儿子栽培,临终前把整个钱庄都送给了他。就这样,胡雪岩拥有了他起家的基业——大名鼎鼎的阜康钱庄。

 接手钱庄之后,胡雪岩就一心想着怎么发展壮大。在钱庄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他,深知干他们这行的,想要发达就必须与官场处理好关系。几经牵线搭桥,胡雪岩结识了在湖州府任职的王有龄

  http://s6/mw690/002UGtMIgy6TYIgNXN345&690

   
王有龄

      胡雪岩办事机敏泼辣,渐渐地受到了王有龄的倚重。太平天国时期升任了浙江巡抚的王有龄几乎把浙江半数以上的采买军火、筹集军饷的后勤事务交给胡雪岩打理。

   很快,做了官家生意的胡雪岩一跃成了杭州城里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可好景不长,1861年12月,王有龄兵败自杀。当时胡雪岩正按照王有龄的吩咐,在上海一采办军火、粮食。王有龄自杀的消息传出后,胡雪岩看着那些军火、粮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先派人打听杭州城的近况。

  这一打听,就得到了新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左大人正在攻打太平军,但是却苦于粮饷短缺的消息。胡雪岩一听,左大人缺粮饷,我有啊!

  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开头所说的一幕,胡雪岩上门拜访左宗棠,送上了二十万石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据说,从不留人吃饭的左宗棠,那天破例留胡雪岩吃饭,两人聊了整整一夜。

  不久,左宗棠的湘军精锐就打退了浙江境内太平军,左宗棠也由浙江巡抚升为闽浙总督。而胡雪岩的雪中送炭也让左宗棠赞不绝口,多次在奏折中称赞“急公慕义,勤干有为”,为“商贾中奇男子也”。

http://s9/mw690/002UGtMIgy6TYIhF9kkd8&690

    胡雪岩

 此后,胡雪岩几乎成了左宗棠的财政大臣和后勤部长,他包揽了左宗棠手中几乎所有的政府订单。为左宗棠主持上海采运局,筹措军饷、购置军火、还兼顾打理洋务,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样样都办的有条不紊,深得左宗棠的赏识。

  当然,胡雪岩也不是白白替左宗棠出力,背靠大树好乘凉,胡雪岩的事业是越做越大,成了坐拥20多个钱庄、腰缠万贯的大老板。

  1874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西征收复新疆。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件扬眉吐气的事,人们往往只知道左宗棠抬着棺材去新疆,却不知道这背后,胡雪岩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征前,左宗棠计算出了此次西征的费用,一千万两银子。上报朝廷后,已经捉襟见肘的清政府只拨给左宗棠了五百万两,剩下的五百万,叫他自己先想办法,以后朝廷慢慢还。这左宗棠能到哪儿去借这么大一笔银子呢?

  能借出这么多钱的,也只有外国银行了。可当时一穷二白的清政府借洋债不是一般的难,据说连恭亲王奕訢找外国银行借款,那都有吃闭门羹的时候。左宗棠这手头一紧,立马就想到了胡雪岩。

 胡雪岩长期从事粮食军火的的采买,与各大洋行的买办十分熟络,由他出面借款,银行自然不会拒绝。对胡雪岩而言,显然这是一笔利润丰厚的大买卖,他向左宗棠拍胸脯说,你放心,钞票和军火都包在我身上了。

 没了军饷的后顾之忧,1876年,左宗棠出兵新疆,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两年便顺利收复新疆,胡雪岩也借此名利双收。慈禧太后亲赐胡雪岩二品顶戴,官封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可以在紫金城骑马,他的母亲还被封了一品诰命。

 这个时候的胡雪岩,官商一身,拥有的土地不下1万亩,资产达到两千万两,富可敌国。可以说,胡雪岩在钱庄、票号、典当行等金融业上已经赚足了钱。为了留下一份基业,他开始考虑办实业。

http://s15/mw690/002UGtMIgy6TYIjXSuG9e&690

   1874
年(清同治十三年)杭州城大井巷鞭炮劈啪作响,一家药号热热闹闹的开张了。一个身穿官服,头戴顶戴花翎,胸前挂着一串朝珠的官老爷正在药号里忙前忙后的招待客人。

这个官老爷就是胡雪岩。这家名为胡庆余堂的药号正是胡雪岩所办的实业。药号开业没多久,胡雪岩居然还传出了一个美名——“胡大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的钱塘江上没有桥,江对岸的人要进杭州城必须摆渡过江。于是,胡雪岩就在钱塘江上开义渡,免费搭人过江。这一善举让老板姓们称赞不已。

http://s11/mw690/002UGtMIgy6TYImsTsS5a&690

    在胡庆余堂的大厅上方,还悬挂着一块胡雪岩亲自题写的牌匾
戒欺。这个牌匾背后啊也有一个故事。什么故事?请看今晚大揭秘!

可以说,胡庆余堂打的就是诚信的招牌。以钱庄起家的胡雪岩深知商人诚信为本,做大生意不能着眼于小利。特别是医药业,关乎人的性命,万万不能怠慢。从此,胡庆余堂戒欺诚信的名声传开了,生意越发的好。

 但对钱庄起家的胡雪岩来说,胡庆余堂并不是他利润的主要来源,胡雪岩向来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这不,他又下决心要垄断蚕丝生意。

 胡雪岩从蚕农手中收购了江浙一带几乎所有的生丝,然后抬高价格转卖给洋人。这一招让洋商们叫苦不迭,他们纷纷找上门来与胡雪岩谈判收购的价格,双方谈不拢就只能这么僵着。第二年,为了让洋商屈服,胡雪岩继续倾尽全力收购生丝,让洋人无货可拿,只能从他这儿高价买。

  第三年,就在胡雪岩拼命囤积生丝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出现金融危机,从而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丝织品的全球市场急剧萎缩,生丝需求量大幅度减少。胡雪岩花血本囤积的生丝在这个时候已经无人问津了。扛着也没什么用,胡雪岩只得把自己手里生丝贱卖给两家洋行,亏损一百五十万两。

      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胡雪岩为了给左宗棠筹集西征的军费以自己的名义借洋债,跟洋行谈好了半年一还。每次还款前,先由各省把海关关税汇集到上海邵友濂手中,再由邵友濂转交给胡雪岩,之前每次还款一直都顺顺利利,但是这一次,快到还款期限了,邵友濂却还没把该还的80万给送来。

  胡雪岩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他,已经落入了陷阱之中。其实,钱早就到位了,邵友濂却一直照着别人的吩咐捂着没给,此人正是盛宣怀。

http://s16/mw690/002UGtMIgy6TYIqEvH94f&690

   盛宣怀

 盛宣怀是李鸿章身边的大红人,胡雪岩是左宗棠身边的大红人,而李鸿章跟左宗棠又是官场上的死对头,这注定盛宣怀与胡雪岩两人也是对手。

 因为胡雪岩对左宗棠的帮助很大,李鸿章一派甚至喊出了“倒左先倒胡”的口号。在得知胡雪岩在垄断生丝上被套了很多资金后,盛宣怀决定抓住胡雪岩资金链的问题,趁机打压。

  垄断生丝上马失前蹄后,胡雪岩如何成为左宗棠和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落入盛宣怀的圈套,从二品官到革职抄家,短短一年内就家财散尽?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今晚2330分,湖北卫视《大揭秘》《商海沉浮之胡雪岩》

结语短短一年,曾经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家财散尽,令人唏嘘。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人,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黯然离世。

http://s9/mw690/002UGtMIgy6TYIutSqs38&690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出身贫寒,以钱庄起家,因官商合作,在短短十几年内,就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胡雪岩靠着官场发迹,最终因为官场的勾心斗角而被人盯上,以金融起家,最终因为被人揪住资金链的一环而瞬间破产,只剩下胡庆余堂这一处实业继续造福杭州百姓。

延伸阅读《胡雪岩后人:往事何堪》,请关注大揭秘官微。

 

【大揭秘】原创讲述式人文纪实专栏

周一到周五2330湖北卫视播出

历史·人文·深度·贴近

公众微信号 dajiemi2012

通联 452676480@qq.com

 http://s11/mw690/002UGtMIgy6TYIvFGOK9a&690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