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2014-09-04 22:31:56)
标签:

甘肃

夏河·德尔隆寺

分类: 旅行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离开刘家峡我们前往临夏。在临夏我们先后去了红园、万寿观和东公馆看了看。在这里住了一晚。次日早上我们出发前往夏河。

      在前往夏河的路上我们途径王格尔塘乡的德尔隆寺,就此我们前往一游。德尔隆寺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座知名的寺院,所以我们对其一无所知。只见远处山脚下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屋顶上泛着金光,看得出是座藏传佛教寺院。

      后来上网查了一下,才得知德尔隆寺的前世今生。

      德尔隆寺,也称沙沟寺,全称为“德尔隆益嘎曲僧林”,位于今夏河县王格尔塘乡之西南方五公里处,该寺因所在山谷名称而得名,意为“宝藏谷”,这里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女密宗师,藏传佛教能断派创始人玛玫拉仲埋“伏藏”之处。(能断教派是以般若性空义为显密特法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旨在断除人生苦恼与生死总根源——我执。)

      相传,在藏历第三饶迥木龙年(1184年南宋淳熙十一年,甲辰)前后,玛玖拉仲师徒活动于今夏河县一带地区,在大夏河旁的山谷中修行、传法,大约在木龙年初,玛玖拉仲和她的诸位弟子产生了在未来的时机弘扬大法和利益众生的清净心愿,于是积蓄了许多经籍、法器等,玛玖拉仲的大弟子陀音多杰桑格制作了“伏藏”的宝瓶,小弟子陀音桑周以套子封裹好宝瓶,顿德俄格旺秀书写了“伏藏”经文,最后由玛玖拉仲亲自加封。在木龙年的农历三月十日,玛玖拉仲带领她的弟子及侍从携带许多经籍法器等“伏藏”,抵达雅尔莫合隆山沟(即今之德尔隆山沟内),在一座貌似布禄金刚腹部的岩石埋下了“伏藏”后,他们师徒面朝法王和四面护法作法,显示种种神通,并对“伏藏”日后的发掘作了预言。经过了一个时期,有止贡噶举派的僧人来此地修行,当地西果尔村的密乘瑜伽师年波拉杰估做了止贡.仁谦桑保的弟子,后来他按照上师的吩咐,于公元1222年,在止贡噶举的僧人们修持的故址,建造了一座小寺院,称“德尔寺”。

      1558年波.释迦嘉木参住德尔隆寺,将帕旺静修院和达宗静修院归并于德尔隆寺,并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建造容纳500人的大经堂。1718年正月一过,嘉木样(夏河人,创建拉卜楞寺的活佛)驾临德尔隆山谷,在此掘出伏藏,命其亲传弟子赛仓.俄旺扎西主持这座寺院,从此,德尔隆寺由历世赛仓活佛主持。

      解放初期僧众达60多人,该寺在文革中被拆除。文革后由第六世赛仓活佛主持重修,1981年修复了大经堂。现有各种建筑四十座。

 

      细雨中寺院显得格外的清幽,除了我们和殿内擦拭贡器的几个小喇嘛没有其他人。一位中年汉人喇嘛提出为我们讲解一下(当然要付一些费用),我们求之不得。他带领我们先看了大经堂,后来又带我们看了大佛殿。他一 一向我们介绍了各尊佛像都是谁,壁画、唐卡画的是什么内容,以及其中基本教义信仰等等。说实在的,现在出去都靠相机帮助记忆,患了相机依赖症。殿内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没留下任何影像。因此我们都看到什么了,现在已经记不住多少了。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0·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1·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2·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3·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4·给我们讲解的喇嘛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5·藏式建筑边玛墙用的“边玛”枝条。

 

      离开德尔隆寺本想再去达宗湖(当地藏民视为圣湖),由于下雨道路泥泞,我们只好知难而退中途而返了。

甘南游(七)——德尔隆寺
16·达宗湖景区路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