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对着于谦祠大门是一条宽阔的路,平整的青石铺就,坡度不高。拾级而上往前直行不远再下台阶见一石牌坊。石牌坊正面坊额书写的是“丹心托月”,背面是“赤手擎天”。牌坊前是一石砌宽大的码头,这就是“于谦码头”。码头直面乌龟潭,山水之间清幽静谧。
出于谦祠大门向左拐约50米,可见一石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立着石翁仲、石兽。百米墓道的尽头就是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于谦是杭州人,为寻找于谦的遗迹,我又专门造访了于谦故居。于谦故居位于杭州清河坊祠堂巷。于谦15岁考中秀才,16岁起就读于吴山三茅观,写下了有名的《石灰吟》。因于谦少时在吴山读书,至今吴山上尚有“于街”。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案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巷亦名祠堂巷。祠堂巷很短,于谦故居本身不大,被包围在居民楼之间。进于谦祠迎面影壁上是沙孟海书写的于谦诗作《石灰吟》。进二门左手是“怜忠祠碑”和卧室。二门斜对面是“于氏古井”。再往里走是正屋“忠肃堂”,陈列于谦生平事迹。院子很窄呈条状,所有建筑均在左侧,右面是墙。走到尽头有一月亮门通往后花园。花园很小,有一小水池,右侧墙角是一半圆角亭,名“思贤亭”。左侧靠墙有一水榭,名“琴台”。于谦故居总体很小,非常简朴。

1.于谦码头·“丹心托月”牌坊

2.于谦码头·牌坊背面“赤手擎天”

3.于谦码头·乌龟潭

4.于谦墓·“热血千秋”石牌坊

5.于谦墓·墓道

6.于谦墓·石翁仲(武将)

7.于谦墓·石翁仲(文臣)

8.于谦墓·墓碑

9.于谦故居·街门

10.于谦故居·影壁 沙孟海书《石灰吟》

11.于谦故居·怜忠祠碑记(旁边立有“怜忠祠碑”字迹模糊)

12.于谦故居·于氏古井

13.于谦故居·院落

14.于谦故居·正屋 忠肃堂

15.于谦故居·后花园 思贤亭

16.于谦故居·后花园 琴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