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一、采用事物比喻
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微观事物的形态描述和演变过程,单纯依靠教材中的描述是很难突破的,所以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物作为教材中知识的载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S、P两种类型的原子轨道形状,可以用球形、哑铃形进行比喻,这样把微观物质的形态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
二、模型演示
模型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接触。把微观物质按比例放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更加深刻。在学习晶体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氯化钠晶胞模型,数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氯离子个数、氯离子周围最近的钠离子个数,钠离子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个数等。
三、应用化学软件模型
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一些分子的空间构型借助课本的二维图,不能充分的展示和被学生理解,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软件,如chemoffice
2.0进行分子空间构型的三维模拟,并且可以让分子模型在二维三维中进行转换、旋转,可以十分方便的从各个角度观察分子的各种参数,如:键长、键角空间构型等计算,各种化学键的键能等。更关键的是这款软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