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私募冠军公开举报市值管理引发股市动荡可否换方式

(2021-05-18 06:34:19)

前私募冠军公开举报市值管理引发股市动荡可否换方式

原创 杜坤维 杜坤维财经 今天

周末资本市场最大的瓜就是知名私募举报某些涉嫌进行市值管理,引发媒体、投资者、各路业内人士巨大讨论,但是市值管理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举报掀起了市值管理黑暗的一角,市场担忧多米诺骨牌效应爆发,出现更多的公司涉案,因此从规避风险角度看,抛售中小盘股票成为一种预期。

周一沪深股市走势极度分化,机构抱团大市值个股大涨,中小市值个股下跌居多,沪深两市涨停42家(涵盖新股及ST类),跌停132家,上涨个股1339只,平盘101只,下跌个股2945只,其中叶飞概念股中的东方时尚和隆基机械跌停,昊志机电跌超13%,漩涡中的中源家居下跌6.59%,但是受到冲击的中小市值个股跌幅巨大。

针对周一股市开盘下跌,叶飞认为:“肯定要跌,因为我不会去诬告别的公司,否则我何必澄清现在不到18家。既然我知道的,就说明他们有问题,因为好公司不会出钱做给盘方市值管理。这是常识。”这话不无道理,一些需要市值管理企业都是从稳定股价出发的,质地良好的公司并不需要冒险与二级市场资金勾结,推升股价,要推升股价主要是股价跌幅很大,原始股东减持损失很大或者是再融资价格太低不符合大股东利益。因此作为叶飞举报门冲击最大的就是业绩不佳行业内默默无名者。另外股价大面积下跌,也在于叶飞举报留下了一个不确定性。

叶飞扬言举报涉及到18家公司,引发市场猜测,各种自媒体和媒体纷纷罗列18家公司名单,5月17日早间,爆料上市公司操纵股价的前私募基金经理叶飞再次通过微博发声,他表示,“我没有披露十八家具体股票名单,谁乱写名单,谁自己负责!”,这就让投资者充满一种恐惧,18家公司究竟是何方妖孽,万一不幸踩中,谁知道会不会跌停甚至会有几个跌停,因此一些中小市值个股抛售压力骤增,部分被媒体罗列的公司跌停也就不难理解。

虽然叶飞不断利用自媒体发声,也通过媒体采访不断传递信号,可是对于叶飞的相关说法,上市公司、券商、相关人员都在极力的澄清,像漩涡中心的中源家居相关人士表示,经过自查,公司没有参与任何的市值管理。在该人士看来,叶飞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材料可以证明他的说法,有点“碰瓷”的意味。中源家居也发布澄清公告予以否认,今晚还有消息指出,相关司法机构已经立案调查,但不是原来报案的诽谤。

现在市场已经是乱成一锅粥,各种消息满天飞, 市场传出有机构下发通知:“从2021年5月17日,也就是下周一,股票研究开仓对象除了200亿以上的市值要求外,另外要求必须复合20日平均日成交额5亿以上,总公司的硬性规定,请各分析师团队,各部门知悉,如若发现接盘垃圾股事件,公司必定将相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关键时刻,机构选股逻辑势必传导到二级市场,现在本身就是机构主导的市场,机构话语权很高,这一消息无疑起到火上添油的作用,机构抱团股的生物制药、新能源、仪器仪表、食品饮料、白酒得到资金青睐,机构抱团股大涨,成为市场热点,资金出现虹吸作用,中小市值个股也就出现失血下跌。

问题在于叶飞是言之凿凿,可是相关上市公司澄清也是明明白白,管理层尚在核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投资者就无所适从,自然选择抛弃被猜测的个股,另外也存在矛盾心态,追涨机构抱团股,恐怕有成为机构接盘侠的可能,抛售中小市值个股有可能抛在最低位,搞不好就是两面挨耳光,怎么操作都是难以讨到好处。

在证监会做出调查结论以前,谁也不敢打包票叶飞举报的市值管理就是板上钉钉的存在,是不是存在第三种可能,那就是盘方虚构市值管理,做一个杀猪盘。可是叶飞举报门带来的股市动荡已经造成,叶飞作为当事人,如果举报内容百分百准确,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但如果未能准确的掌握市值管理的内幕,也有可能是被人欺骗的掮客,一旦举报的市值管理存在虚假成分,证券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叶飞将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个是根据证券法被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十万元的,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另一个是赔偿责任,投资者遭遇损失,叶飞有赔偿的义务。问题在于叶飞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吗?如果叶飞没有能力赔偿,投资者遭遇的损失就是白白损失,何况截至目前传播虚假信息的证券诉讼案件还没有出现过,相关司法解释也就不是很到位,投资者是不是能够起诉获赔存在很多变数。

公民有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自由,但是资本市场不同于其他社会问题,公开举报会带来股市运行的大动荡,举报者需要特别的慎重,既达到自己的举报目的,又保证股市稳定运行,避免伤害无辜,这才是善莫大焉。

因此面对叶飞和上市公司、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之间的利益纠葛,不能陷入澄清和举报的泥潭,叶飞举报市值管理问题,需要换一种方式,不能通过微博和媒体采访发声,需要举报,只能隐秘的向监管层和司法机关举报,避免引发市场诸多的猜疑,带来股市非理性的大波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