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异军突起银行市值一天大涨2000亿元发生了什么
银行可以说是A股最悲催的存在,就在于估值很低,大部分跌破净资产,37家上市银行有26家跌破净资产,市盈率很多只有5倍左右,可是还是被市场质疑赚钱太多,需要合理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整个金融市场需要让利1.5万亿元,主要来自于银行的中间费降低和净利差的收窄,那就是央行通过下调MLF资金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
11月27日银行反弹是诸多因素的综合,我个人觉得首先就是市场热点的切换,上半年市场疯狂炒作高科技、食品饮料、白酒、大健康,可是最近健康板块因为高估值和集中采购出现调整,被资金抛弃,高科技则是因为高估值和成长性证伪不断调整资金撤离明星,食品饮料也是因为估值和成长性不匹配连续下跌机构抱团松动,白酒尤其是三四线白酒股恶炒也是广泛遭遇质疑,资金没有什么板块可以炒作,新增资金总不会傻到高位给机构接盘,就转向了银行、资源和券商等顺周期板块。
其次国际市场疫苗捷报频传经济秩序恢复可能加快,全球股市顺周期行业出现补涨。国内经济好转可能超预期,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环比同比增速都在恢复,银行资产质量下滑可能不会进一步恶化,银行贷款端利率不再下行而是出现见底反弹,央行公布的9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小幅回升了6个bp至5.12%。其中,一般贷款利率环比上升了5个bp至5.31%,票据融资利率环比则大幅上行了38个bp至3.23%。银行净息差有可能出现见底回升,银行利润增速也面临见底反弹,中金公司也认为,第三季度新的贷利率表按季企稳回升,预计净息差开始乐观,重申“业绩反转,而非反弹”的行业判断。
三是银行反弹是长期的处于低位,绝对估值很低,大部分跌破净资产,5倍左右的市盈率,股价确实存在反弹要求。
四是央行货币政策出现明显改变,市场有声音强调不是利率越低越好,要防止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形成资产泡沫,从货币政策执行来看,不再引导利率下行,流动性投放也日趋谨慎,利率稳定有助于银行净息差稳定。
从盘面看,银行大涨围绕不同个股展开,厦门银行大涨冲击涨停,股价再创新高,换手率45.7%,显然是热钱在炒作,主要是新股没有套牢盘,并不具有估值优势,做的是趋势行情。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可能是长线的机构资金在运作,工行和建行大涨非常突兀,机构资金偏大,工行得到北上资金青睐,城商行的紫金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等可能是机构和游资资金的共振。
有媒体监测11月27日有50亿元资金流进银行股,由于资金介入的力度颇大,银行短线还会有反弹动能,毕竟部分城商行股价已经创阶段性新高,长线资金运作明显,但是整体银行股价是不是中长线的逆转,要看四季度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是不是需要完成全年的任务,明年不良贷款又如何处置。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去年的2.3万亿元加大了力度,明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明年才会暴露出来。”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73万亿元,同比增加3414亿元。这意味着,预计四季度银行业将有1.67万亿元不良资产需要处置,单季度处理1.67万亿元不良贷款,真的需要完成,对银行业绩冲击是很大的,明年如果处置不良贷款还超过3.4万亿元的话,银行业绩增速不会好看,银行股价难以持续反弹,另一个制约银行反弹的因素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目前暂不明确明年的政策力度,这也是一个变量。
所以我对银行的反弹暂时看成短中线反弹,不会看到中长线的反弹,利用反弹见好就收,而不是作为长线看待。当然这只是一个投资者的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