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很大背后有一个现象亟待重视,据新京报,超过80%私募不看好科技股走势,有必要关注大资金撤离散户接盘的特征,一旦大资金高位撤离,散户高位接盘,科技股走势面临更多的调整,但这一趋势尚需密切跟踪龙虎榜大资金动向。支撑科技股估值的是新增资金,包括散户新增资金,私募和公募募资火爆,私募如果撤离科技股,就剩下公募新增资金,前段时间科技股股公募基金和ETF募集火爆,是一种马太效应,一旦科技股连续调整,引发净值调整,投资者避险情绪发生,出现赎回,就会带来基金的被动建仓,加大科技股抛售压力,这需要新增资金募集才能对冲抛售压力,一旦基金发行规模下滑,市场就会展开中期调整。
科技股有泡沫是共识,问题是科技股泡沫市场容忍度有多高,流动性充沛,容忍度提高,疾病引发全球股市调整,容忍度就会下滑,目前全球股市波动很大,这对于估值很高的科技股是一个绝对的坏消息,抄底是需要很谨慎的,追高更是不适宜,除非投资者板上钉钉认为股价会涨,只是一种概率,都需要避免。
央行昨天对流动性投放有新的阐述,会运用各种工具和定向降准,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这对实体经济是一个利好,但是对银行是一个潜在的利空,银行股价没有护盘大资金介入,股价很难有好的趋势性表现。
目前较好的投资标的是券商,但券商就目前看,没有形成合力,只是一些游资在炒作流通市值不大的个股,机构可能没有太多动作,
现在是一个多事之秋,短期股市会有比较大的波动,投资机会较难把握,谨慎为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