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新股破发如能够带来IPO估值下一个台阶善莫大焉
面对新股赚钱效应,市场为之疯狂,后续新股发行依然维持高估值发行,超募资金也是不断显现,投资者们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科创板不是核准制,而是注册制,市场对新股的渴求,IPO可以快速增加,所谓的资源稀缺马上改变,炒新是炒不过来的。
另外科创板实行的是严格的投资者适格性制度,把50万资金以下和两年投资经验以下排除在外,虽然科创板赚钱火爆,但投资者数量终究有限,我看到一个数据是科创板开户达到400万以上,这与主板1.5亿户投资者相比是微不足道,科创板开户数不足,导致流动性也不足,另外都是资金大户或者是有较好投资经验,投资相对理性,机构大户要想割韭菜难度增加,这就会造成流动性抑价,而不是相对于主板出现流动性溢价,估值要比主板低才是,炒高的股价就是泡沫,涨越多,泡沫越大,后市价格回归的过程股价下跌也就越多,投资者损失也就越大,截至目前,不少股价腰斩,投资者参与度降低。
就昊海生物而言,缘何破发,我查看行情的时候昊海生物A股91元,港股44.50元,AH溢价132.38%,就是发行价89.23也比港股贵一倍多,港股市盈率18倍,A股38.28倍,也贵一倍多,港股实行注册制,是国际成熟机构定价,科创板也是注册制,主要也是机构定价,但给出了比港股高一倍左右的估值,这是不是合理,机构是不是太乐观了。主板很多个股是相对于港股有溢价水平的,但主板散户很多,流动性很好,相对于港股具有流动性溢价,科创板实行投资者适格性制度,更多的是机构大户之间的博弈,相对于主板会有流动性抑价,相对于港股或许流动性稍好,会比港股有一定的流动性溢价,但一倍的流动性溢价是难以令市场接受的。
其次是昊海生物上市以后出现了业绩下滑,这给股价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归母净利润则为2.51亿元,同比下滑10.04%,扣非后同比下滑4.47%。之所以业绩下滑,与玻尿酸有关,玻尿酸毛利率较2018年下滑1.1个百分点,就玻尿酸这一行业而言,有媒体指出,虽然公司积极推出第二代玻尿酸“娇兰”,以及第三代玻尿酸的申请受理,但是面对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业务增长受限已成定势。
一家公司破发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能够倒逼机构对新股定价更加理性,引导科创板IPO定价估值下一个台阶,是一个好事,但如果依然抱着炒新的态度,希望中签炒一把就走,依然维持高估值,那么破发带来的损失就没有起到应该有的警示作用。
但新股的破发,会给打新基金带来难堪,一旦打新基金收益率下滑,二级市场投资又不景气,打新基金出现亏损,部分基金选择清盘,对市场的影响是需要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