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板几个焦点问题之管见
市场归市场再进一步
A股最大特点就是父爱情节太浓郁,事事想管,但千头万绪,既要加码IPO又要照顾市场情绪,还要管管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也就事事管不好,牛短熊长,投资者颇有微词,市场一直呼吁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归市场凯撒归凯撒,在18年年底,证监会提出将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市场迎来了罕见的一波反弹行情。
从市场监管看,确实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再对股价上涨实施行政干预,勒令停牌核查,让市场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科创板高层强调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注册制实质含义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比证监会的减少交易阻力向市场化更进一步,等于是证监会已经不再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背书,不再设定23倍新股市盈率红线,由市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确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以自己的专业素养给上市公司定价,关键是加强机构的专业定价能力,确保科创板平稳运行,这就需要有效的建立防火墙,阻断机构人情报价发生,铲除高价发行土壤,另外增加公司的包容性,允许未能盈利的公司上市。
提高新股炒作容忍度。
既然市场归市场,新股定价权也将有市场来决定,不再对炒新进行过度的干预,新任证监会掌门人警示,市场化定价后,与现有IPO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企业高估值发行的现象可能会增多。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证监会认识到问题,毕竟科创板是一个新事物,逐步磨合的过程,这也可能引发一些市场风险,如何处置这些问题?
但是作为监管者,必要的风险是需要提示的,因此证监会主席提了一个醒,科创企业本身由于技术迭代快,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特点,需要投资者理性研判,更加关注信息披露,确实科技创新企业成功概率不是很大,一旦成功就是伟大企业,伟大企业是建立在很多失败倒逼的企业身上的,这就需要投资者需要专业素养和良好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也需要谨慎使用杠杆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退市制度将常态化。
纳斯达克的成功是建立在14000余家退市公司的基础上的,没有这种大规模的退市公司,纳斯达克就会被垃圾公司淹没,就不可能有苹果等公司的崛起,因此科创板的成功的关键也在于退市制度的建立,证监会主席指出,平衡好注册制与把握上市公司质量这对关系,需要经过市场检验,这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势必带来退市这个“出口”会更加常态化。
纳斯达克保持6%的退市率,科创板前期未必有那么高但至少应该保持1%以上吧,此后退市率应该快速提高,达到3%以上的水平,把那些失去创新的企业彻底淘汰。没有退市制度的护航,科创板就不可能诞生伟大的企业。
退市制度不应该忘记投资者利益保护
退市容易,投资者司法救济很难,主板公司之所以退市制度步履蹒跚难以执行,就在于投资者的司法救济渠道不通畅,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经常需要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单。
科创板要想退市制度落到实处,投资者的司法救济亟待畅通,一个是司法救济需要普惠性,那就是建立集体诉讼机制,而不是目前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导致很多投资者没有得到司法救济的甘霖,只能自己承受亏损,
严惩违规违法的大股东和高管
科创板对股东结构更加的宽容,允许同股不同权结构公司上市,更要避免内部人控制风险,避免灯下黑的损害公司利益,最近爆出一些白马股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出现公司经营困难,甚至有可能触发终止上市风险,实际上主板公司有很多的痼疾如减持泛滥成灾、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高溢价并购等等,不能让主板这些疾病传染到科创板,一旦科创板有了主板的痼疾,科创板也就难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