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险资投资上限跟股市慢牛扯不上多大关系
资金可以投资股市与资金 会投资股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就像居民有几十万亿元存款,可是居民存款就是不投资股市,宁愿去炒房、炒生姜、炒大蒜和炒绿豆,因此对于提高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最近媒体报道“银保监会正积极研究修订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拟在当前30%基础上予以进一步提升。”根据有关说法,提高到40%,可以带来万亿元资金。
2018年末,险资运用体量进一步壮大,期末资金运用余额首度超过16万亿大关,达16.4万亿元,同比增长9.97%,因此10%的投资比例上升,理论上可以带来1.64万亿元可投资资金增量,媒体的说法不无道理。
我发现A股很多专家和媒体总是混淆一个概念,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可投资A股资金等于投资股市资金,市场乐观情绪也就跟着抬头,部分激进的观点认为牛市开启。
在原有的可投资权益类资金存在较多剩余下,即使提高保险资金可投资权益类产品的比例,实际上给股市带来的增量资金是很有限的,对股市的影响更多的是心里层面,而不是资金面真实增量。
媒体报道,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股权投资及优先股投资逐渐增加,部分机构权益投资占总资产比例接近30%上限,行业平均则维持在10%-12%左右。据悉,近几年大型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大多在10%-20%之间,且未超过20%。大型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产品比例低,在于资金成本低,不需要冒着巨大风险加大权益类产品配置,而可运用资金大部分集中于大型保险公司,因提高权益类投资比例带来的权益市场增量资金并不会较大的增长。
提高保险资金可投资权益类产品只是显示一种监管的态度,能不能给股市带来增量资金,带来多大的增量资金,要看股市的赚钱效应,而股市赚钱效应要看股市制度的改革是不是得到投资者认可,而不是某些媒体专家的自圆其说。
中国股市并不缺钱,居民存款就是70万亿元左右,是守着流动性泛滥而经常被渴的喉咙冒烟,甚至奄奄一息。所以那种认为提高保险资金可投资权益类产品可带来慢牛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
本文据杜坤维悟空问答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