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证综指3400点反复拉锯,收盘涨0.08%报3395.91点;深成指窄幅整理,收跌0.15%报11350.32点;创业板涨0.16%报1872.75点。两市成交4818.44亿元,仍处于阶段低位。债市延续上日反弹走势,期债高开高走,连续两日收涨,10年期债主力T1712涨0.23%,5年期债主力TF1712涨0.08%。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3-4bp。股指与债市齐涨,说明央行流动性不仅仅影响债市也影响股市,毕竟资金如水水涨才能船高。
因此后市依然需要关注央行流动性的投放,央行流动性投放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你,中国央行也不能太任性,所以就有了延迟的定向降准,一个是核算的需要,另一个是考察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变动的需要。昨晚美联储决议公布之后,美联储12月加息25个基点至1.25%-1.5%区间的概率为96.2%,决议公布之前为95.2%,照这样的观察12月加息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美联储利率区间已经于中国基准利率基本等同。央行适度提高利率中枢概率逐渐加大,股市估值水平可能进一步承压。这是笔者不看好后市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只要创新一个融资方式,市场主体就会迫不及待的使用,而且越来越泛滥,可转债亦是如此,自从第一家可转债发行以来,可转债就次第而来,所谓可转债是可以转成股票的,不仅抽离目前资金,以后有可能变成股票而不是债券,资金永远回不来股市了,其对市场的影响一定会慢慢体现出来。
从市场走势和有关媒体报道看,笔者认为机构对于白马股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严重分歧,白马股有没有泡沫,市场纷争不断,15年成长股有没有泡沫市场也是在纷争中破灭,白马股也好成长股也好,关键在于股价,毕竟黄金最贵也有价,未来的成长性判断不是绝对的死水不变,存在着很多的变量,一旦预期改变,估值泡沫就会暴露,从主流资金一些操作看,也在不断的流出白马股,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没有大资金推动,盘子很大的白马股怎样上涨或者维持目前股价。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即使有机构想在年底做一把市值,会不会遭遇别的机构暗算,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好,每年机构为排名争的是热火朝天。作为一般投资者何必去趟这一趟浑水。
退一步来说,价值投资虽然深得人心,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死抱白马股蓝筹股,二线三线的细分行业龙头,估值水平更低成长水平丝毫不亚于白马股,其投资价值挖掘一下不好吗?
股指探底反弹,走势看起来不错,跌不下去,但笔者总是觉得很虚,一个市场仅仅依靠权重轮番表现护盘,虽然短期可以无忧,但终究是难以持久的,昨天主要依靠保险两桶油和一些中字头股票,权重单方面走强,其他版块跌跌不休,这个市场就是不健康的,一个版块上涨换来更多板块个股下跌,全世界没有这样的市场,说明市场上涨没有得到广大投资者认可,这样的市场是很难行稳致远的。所以笔者不看好后市的走势,但是也不看空指数表现,毕竟有一种神秘资金在强力护盘,但护盘下很多个股就会不断新低,尤其是没有公募基金持股在市场又是默默无闻业绩平平的个股。市场分化后市很难避免,如果把这个当成市场成熟标志未免太不客观。所谓行业龙头溢价只是一种堂而皇之的诡辩,笔者日后一定撰文阐述。
白马股在市场乐观舆论烘托下笔者不敢言顶,但是其风险不容忽视,从小散角度看,还是回避风险为好,转向二三线细分行业龙头业绩增长股为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