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政府招商何必片面追求高大上

(2017-10-28 08:11:41)
2017-10-28 杜坤维 杜坤维财经

   地方政府招商是一个重头戏,但笔者觉得招商需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储备相适宜,而不是跟随潮流的任性招商,不顾地方发展阶段,片面追求高大上表面红火的项目,有点务虚成分。  招商需要兼顾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而不是中央支持哪个行业就立马成为招商局的标配,成为招商手册的标杆项目。

     日前笔者看到一个不算很发达县城招商项目,主要围绕智能项目展开,包括机械臂等机器人,要打造一个智能产业工业园。机器人招商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方向,颇为高大上,是目前炙手可热的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景不可限量。2014年全国售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2015年销量更是达到6.8万台。据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仅我国自主品牌生产的机器人产量就会超过10万台。

    但是作为智能机器人项目,需要当地一定的技术人才储备,需要一定的产业配合,需要一定的熟练职工,作为一个县城,从事于智能研究工作的高技术人才并不多,熟练工人也不会很多,知名的大企业应该不会落户,他们不仅仅要考虑招商优惠条件,更需要考量当地的人才招募,只有完成优秀人才的招募,才能维持日常的经营和未来的新品研发,而作为一个小县城,生活娱乐等方面都远不如中等以上城市,是很难吸引全国各地智能方面的顶尖人才的,而知名的智能机器人企业毛利率非常丰厚,更看重的是当地的各种配套和未来发展前途,一般招商优惠条件是不具有吸引力的,如果狮子开大开大口,允诺过度的政策优惠,将会成为日后不能兑现而陷入相互的扯皮,从而丧失地方政府发威信。

     但是作为低端的智能机器人,在中国是遍地开花,他们不具有核心技术,不具有核心技术人才,更不具有新品研发能力,顶多算作一个低端机器人的装配工厂,而中国低端的机器人企业是大量过剩的,产能也是严重过剩的,这样的企业即使能够招商引进,其生命力也是很短暂的,难以对当地的经济和金融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因为经营不善,给当地带来为数不少的不良贷,反而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

     根据工信部的介绍,“关于机器人产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据我们不完全了解,全国有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这几年,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了40个,短短几年时间,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个。在自主品牌方面,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大多还都是一些中低端产品,六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我们也确实觉得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招商工作是很重要,但是不是啥热门就去招商引进啥行业,中央政府支持发展哪个行业就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首选,而是要脚踏实地,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科技发展阶段,金融环境,人才环境,招募适合本地发展的中小微企业,在世界范围来看,承担就业主力军和纳税主力军都是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而不是极少数令人难以望之项背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不是一般小地方可以随便招商引进的,一般都是落户于中大城市或者其卫星城,而中小企业中大城市不屑一顾才是中小县城招商引资的主力军。

  地方政府招商没有必要选择一些较为虚幻高大上的项目来装点门面, 而是需要一些能够增加就业,增加经济规模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项目, 如果招商引资过度看重高大上项目,中央政府支持那个行业就引进那个行业,不注重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很容易两面不讨好,高大上项目看不上你,而你看不上中小微企业,最后是两头空。本文转载自杜坤维财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