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震荡走高
截至收盘,沪指报3382.99点,涨0.26%,成交2311亿元;深成指报11329.51点,涨0.58%,成交3111亿元;创业板指数报1917.46点,涨1.46%,成交1007亿元。
虽然主板指数波澜不惊,但热点方面却是异彩纷呈,次新股更是布局新股压力大放异彩,大涨2.3%,医疗设备行业因为消息刺激而涨幅居前,十来家股票涨停。
今天国务院再度爆出医药股方面新闻,“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疑难高发癌症治疗专项重点攻关。”当天会议还决定,要采取措施支持发展先进医疗设备和医药产业,突破提纯、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结合现代科技,大力发展和应用中医药。昨天医疗板块大涨,而医药股今年跑输大盘,业绩优异,今天抗癌和中医药板块是否会接棒大涨,笔者认为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一家公司公告抗癌新药获批,如果能够适度介入的话,笔者认为还是可以的。
就上证综指而言,走势涨跌无多,涨多了,好像有一只手在调控指数上涨,昨天媒体就扒拉出一些大盘股遭遇集体抛售打压,而且是同一时间的齐刷刷集体打压,截至目前为止,笔者依然找不到何方神圣所谓,也就不再追究,而股指跌多了,就会有某些大盘股挺身而出,不让指数破位下跌,说客套了就是要营造一个慢牛氛围,说难听了就是涨跌有限,至于这种走势是不是深得人心是一回事,但是却让部分专家力挺认为是终于慢牛的开启。
这样一个股指氛围是较为适合大资金炒作的,因此结构性行情依然可以持续,但是结构性行情下可选择余地很大,尽管场面火爆,一般投资者想要吃全食,那就只能是追涨杀跌,这种方式笔者并不认可,搞不好就会颗粒无收,当然您是专家级别,自然例外,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一般投资者笔者长期的观点是潜伏,可以适度的分散持股,防止一篮子下难以获得收益,一个热点过后就退出选择另一个热点潜伏。当然这也需要做一点功课,分析一下国家产业政策究竟如何演变,这样能获得更多的先机。这段时间笔者一直关注的是5G和民生、智能领域。
昨天盘面是权重较为低迷,题材较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计算机、养殖、中药等涨幅居前,这样一种局面可能会依然维系,毕竟目前股指位于相对高位,加上题材活跃指数无忧,权重不存在护盘运作的内在要求,因此笔者依然保持权重较难赚钱的判断,可以降低权重的仓位,资源方面笔者也不看好,后市资源板块价格存在回落的要求。
有人士认为定向降准开启牛市,笔者并不赞同,主要是定向降准只是一种结构性宽松,央行将开启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本周央行就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的理由回笼了千亿元流动性,本周有超过4000亿元资金到期,我们看央行如何对冲。
本次降准人民币升值,与美元指数同涨,有点奇怪,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273,较上日大幅升值220个基点,终结了此前的六连降。中间价公布后,离岸人民币连续升破6.6、6.59、6.58三大关口,在岸人民币开盘后跳升约250个基点。与人民币升值相同的还是港股通北上资金不断增加,似乎外资较为看好中国内地股市。有机构测算今年流进内地的热钱超过7000亿元,但记忆力不好,具体机构和数额记不清楚,只是一个大概数字。
笔者相信,指数平稳运行将持续一段时间,维持先前目前是较好做多窗口的判断,但是股指上涨是不是就没有忧虑的进入到长期牛市阶段,笔者暂时没有能力预判到这一点,毕竟世界央行纷纷开始紧缩预期,而且有财经大佬预测美国股市将跌去70%左右,虽然耸人听闻,但也显示美股高处不胜寒的风险,一旦美股下挫,欧洲股市受到连累,中国股市也是很难独善其身的。何况中国股市扩容问题难解,减持问题难解,据证券时报9月份公告的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情况,显示规模环比巨增。9月份限售股解禁后合计减持市值为172.03亿元(二级市场减持51.00亿元,大宗交易减持121.03亿元),比8月份增加133.18亿元,为其4倍多,为年内最高水平;涉及上市公司283家。
投资风险上要注意那些减持公告中减持比例过大的公司,还有就是流通市值很小但解禁市值很大的公司,防止解禁对股价的巨大冲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