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冲高回落,三大股指均小幅下挫。其中上证指数报收3202.08点,下跌0.85%;深证成指报收10197.92点,下跌0.55%;创业板指报收1882.87点,下跌0.78%。两市合计成交金额约4994亿元。
就本次反弹而言,笔者一直认为缺乏底气,因为主力资金拉升的是估值高得离谱的次新银行股和次新券商股为代表的次新股,以及北新路桥和天山股份为代表的中盘基建板块,如果上涨底气充足,次新银行股连拉涨停,老的低估值银行股也应该全面发动而不是盘整走势,这样的走势只能是主力资金利用IPO空仓期做一把短线投机,而不是真的看好后市。
股市走势取决于供求关系,次新股暴涨就是短暂的新股供应中断,同样指数全面上涨也需要供应得到控制和流动性宽裕,上周股指走势稍好,可能也与央行全面的注入流动性有关,央行重启MLF操作和逆回购操作注入流动性,同时新股发行暂缓,让市场逮到了一次机会。
但这样的好事情不会持续,本周新股已经常态化,IPO数量是8家,从证监会核准新股数量看,每周8家IPO不会是标配,2月17日证监会核发了12家企业上市,上述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55亿元。而是可能有增加的概率,毕竟最快时期每周新股十几家,市场供求已经再度逆转,次新股面临巨大调整压力。
次新股走强与资本运作存在极大关系,但是日前证监会已经出台了再融资规定,笔者担忧跨界并购和资产并购、重组难度都将加大,上市公司资本运作难度加大,次新股在IPO超发下,面临巨大调整压力,在再融资得到进一步遏制下,某些国企板块个股、价位高企的壳资源个股、微利个股价值对面临重估,而且是较长时间的重估。
针对上周五的回落走势,有分析人士直指期指交易的松绑,按照笔者理解,期指交易松绑针对的是套保交易而不是投机交易,对市场冲击是不客观的的判断,但市场依然对期指交易松绑出现一定的担忧心态,可见投资上主观判断远比客观判断影响更大一点。
市场也有好的消息,那就是养老金终于正式进场,虽然可以对冲IPO抽血,但是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养老金不会贸然高未进场充当解放军的。
股指反弹处于相对高位,有些股票获利盘非常丰厚,比如龙头的次新银行股和次新券商股,不要迷恋自己的判断不会成为最后接盘者,也不要贸然抄底坚信自己可以获利,风险已经很大。就整个股指运行而言也面临技术压力和消息面的压力。当然美国股指依然新高不断,但人家是美国不是中国,不要寄望美国市场的牵引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