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得益于互联网金融强势,沪指涨0.88%,涨31.82点,报3647.93点;深成指涨1.56%,涨198.37点,报12893.23点;创业板涨2.89%,涨81.52点,报2897.57点,创下今年7月27日以来新高。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3808亿元,深市成交6391亿元,两市共成交10199亿元,较昨日放量近1500亿。
沪市成交量只有深市一半上下,仅仅比创业板多50%上下,而沪市市值是创业板好几倍,就可知道市场热点在哪儿,赚钱效应在哪儿?但笔者想说的是创业板上涨基础在哪儿,是不是又是一次瞎炒炒,会不会再割一次韭菜?
新股重启在即,注册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减持暂停新规即将到期,创业板高估值能否继续保持。当然创业指数已经创出新高,短线上扬很难阻止,因为谁也无法阻止资本贪婪,谁也无法阻止人性贪婪,谁也无法阻止中国投资者恶炒,但风险呢?风险因素又在哪儿?西哲说过,与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六月底暴跌是不是一个前车之戒。
现在人民币是入篮关键时间点,维持指数稳定是管理层应有之义,指数也如管理层预期一样总体稳定,但指数总体稳定不能以制造局部泡沫为代价,泡沫危害六月底已经集中迸发过一次,对中国金融市场危害众人所见,因此维稳指数更不应该放松监管,让市场操纵者得意忘形。
现在市场对后市分歧蛮大,很多人士继续看好中小创的转型投资机会,也符合中国人炒作特征,也有人看好金融股投资机会,笔者也算一个,但市场总让人失望,今天也有媒体认为时至年关,大机构资金避险情绪较重,会配置较多预期收益较为稳定的金融股。以银行股为例,预计2015年和2016年的股息率至少在5%左右,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还引述机构观点予以佐证,国信证券表示,四季度金融板块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中金公司认为,IPO重启将增加对券商和多元金融板块估值容忍度,短期行情具有持续性。
作为金融板块,一个个股值得我们重点跟踪,那就是浦发银行,这是笔者多次提到的一家个股,已经创出反弹新高,复权以后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但银行多数个股依然离前期高点有不少距离,20%以上屡见不鲜。浦发银行之所以新高不断,一个是举牌概念,另一个是大股东支持力度,三是金融开放桥头堡,四是位于金融中心。某些优势确实存在,但基本面来说与其他城商行基本相近,包括金融多元化混也经营,估值水平,我们关注的是浦发银行新高,但对整个板块缺乏示范作用,原因何在?浦发银行新高运作资金来自何方?.因为其中资金明显是长线运作思路,手段也较凶悍。昨天就出现大幅震荡。
在基本面相近下,浦发银行独立上行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又在哪儿?何时会带领其他城商行出现板快效应?如果仅从盘面看,那么就是中小创出现回落。但目前中小创依然是市场中心。似乎机会还不大。但笔者相信,主力资金既然敢让浦发银行再创历史新高,城商行机会一样会来临。只不过是时间点而已。昨天盘面权重股也出现蠢蠢欲动之势,但可惜跟风不足,主动性买盘缺少而无功而返。
笔者看好权重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入篮,不管如何评价人民币入篮,但至少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以后金融资本开放将逐步加快,不说估值接轨,就是资本开放,也会导致权重股估值提升,因此笔者依然看好金融三剑客。其中券商可能受益程度较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