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医疗尤其是智能医疗、军工、国企改革、充电桩、互联网等题材股全面开花,银行保险走势低迷,截至收盘报沪指涨1.45%,涨48.06点,报3368.74点;深成指涨3.56%,涨389.12点,报11305.10点;创业板涨4.84%,涨113.4点,报2458.14点。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3754.5亿元,深市成交5177亿元,两市共成交8931亿元。
昨天有媒体梳理了几只妖股,尤其是特立A涨幅巨大,引人关注,从昨天盘面看,题材股火爆,实际上很多也是具有妖股特征,日前有评论员指出,中小投资者很难从概念股炒作中获利,这倒是事实,因为信息不对称,中小投资者无法洞悉炒作主力意图,涨一点就开始惧怕,有落袋为安的思想,如果遭遇凶猛洗盘,一般就很难保持定力持股,从而失去主升浪,所以盈利空间往往不是很大,但如果看着眼热,前怕狼后怕虎,那就更倒霉,往往在高位介入,成为站岗者,难以解套。
题材火爆,权重低迷,固然有基本面因素也有市场预期不好因素,但主要与机构散户化散户羊群化有关,主力资金也不是希望依靠长期持股获利,而是希望通过运作某一家几家股票盈利,而大盘股根本无法运作,所以大家只能是运作中小盘股票,就造成中小盘股票价格虚高,而题材到处开花。就互联网投资价值而言,固然十分热门,但是阿里巴巴腾讯等纷纷调整招聘职位,减少招聘职位,说明什么?说明行业发展可能进入一个转折点,从过度繁荣转为平稳增长,甚至慢慢会开始步入持平到紧缩阶段,大的互联网企业都意识到收缩开支,那么小的互联网行业又该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又该如何,90年代互联网泡沫破裂历历在目,心存一份警惕是不是有必要,大家值得思考。
现在媒体报道中小创业绩增长强劲,但只是一个利润增加,而没有考虑到股本增加,剔除股本增加因素,利润增加又是如何,大家可以仔细去斟酌。恐怕高成长只是很虚幻的。面对100倍市盈率,有必要继续追高狂炒中小创吗?
昨天虽然大涨,但成交明显萎缩,总成交从1.17万亿元缩量到8931亿元,减少两成大约2769亿元,前天固然有恐慌性抛售因素,但成交如此缩减说明市场没有抢筹,说明投资者心存警惕,风险偏好不足,尤其是银行板块前天尾盘抢筹明显,昨天陷入缩量整理,跌幅居前,这个反差如何解释,正是因为银行保险券商低迷,才使得上证综指昨天上涨乏力,只有前天跌幅3成。
针对银行板块如此激烈反差,笔者曾经试着予以解读,那就是对央行没有降准的失望,或者是前天成交放量根本就不是市场所谓,而是神秘资金所为,是神秘资金的独角戏。并没有与市场主力资金形成共振,反而有机会让主力资金高位离场有机会低吸做一点差价。
就银行股而言,虽然四大行增速放缓,但城商行业绩依然靓丽,平安银行公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19%至711.52亿元;实现净利润177.4亿元,同比增长13.04%。平安银行三季度各项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环比下降0.23、0.3个百分点至5.39%、2.76%。不过该行净利差、净息差却实现环比逆市提升0.23、0.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表示,这得益于客户结构、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净息差增加说明市场利率化利空已经消除,但不可否认平安银行不良贷依然升高,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1.99亿元,较年初增幅达54.26%;不良率为1.34%,较年初上升0.32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利润增加13.04%,这个增幅要比某些新技术板块个股还是靓丽一些。之所以股价不振,就在于市场投机较盛行,操作股价获利更容易一些,而操作平安银行恐怕极难。
总理指出,将持续推进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从长远来看是一种制度红利,但是证监会人事更迭,笔者看到些许利空,那就是IPO恐怕加速。
就短期市场走势而言,得益于欧盟有加大QE预期,欧美股市走势良好,沪深股指都有走高机会,但是中小创市场分歧并不是没有,从笔者角度看,值得警惕,对一些涨幅较大个股可以选择获利了结,寻找涨幅偏小板块,因为中小创热炒可能难以结束,只不过是能不能把握住热点而已,就上证综指而言,目前较为复杂,题材股活跃,就会导致权重低迷,两者难以形成共涨,上证综指走强缺少一种契机,那就是央行降准,但要说下跌空间,笔者认为也不大,操作方面笔者依然看好降准受益板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