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场传言证监会要求企业在两天内完成更新、补报IPO材料,市场预计IPO即将重启,证监会微博在16日作出澄清,自去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中国证监会一直按照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正常推进首发申请审核工作。因在审企业需要补充最新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目前还没有召开首发企业的发审会,相关工作进展略晚于前期预计的工作进程。随着企业补充材料工作陆续完成,具备条件的企业将按照正常程序推进后续审核工作。召开首发企业发审会前五天,中国证监会将依规定发布会议公告,公布上会企业名单和会议日期等。
但仅仅事隔一天,在18日晚上证监会就启动了IPO进程,证监会半夜鸡叫传统再现,证监会从18日深夜到19日紧急开闸IPO预披露,截止发稿时,已披露包括九华山旅游、上海电影、帝王洁具、数字认证等28家。其中,创业板也在其中超出市场预期。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一诺千金,履行自己的诺言,并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可自己确实出尔反尔,毫无诚信可言,实在让笔者不解,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诚信的榜样。
中国高层一直在致力打造诚信政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并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在资本市场,信息就是一种财富,就是投资者投资股票的风向标,因此肖钢主席一直在致力于信披的规范,致力于诚信市场的建设,因此证监会作为政府的代言人,作为监管者,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更应该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自己的政务诚信,才能让市场信服,才能起到示范作用,但回顾历史,证监会半夜鸡叫式的例子实在太多,让投资者无所适从遭遇诚信危机,如果作为市场风向标的证监会都带头不遵守诺言,不讲诚信,焉能要求市场讲诚信,焉能去监管市场讲诚信。证监会不讲诚信的结果,将带坏市场风气,只能导致人人自危。相互忌惮,市场毫无诚信可言,最终就如同惊弓之鸟,一遇利空就会被无限放大,导致市场大幅波动。只有证监会以身作则,带头守信,提高决策的透明度,才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才能以自己的诚信引领市场走向诚信。
或许证监会有自己的苦衷,市场对IPO一直非常反感和抵触,一旦有IPO重启的传闻,市场就会出现不理性地反映,甚至是大跌,但是市场对IPO的不理性,不能成为证监会不讲诚信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半夜鸡叫的借口,因为他无益于市场制度的建设,也伤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也欺骗了投资者的感情,因为市场对IPO非常敏感,有可能遭遇大跌,而证监会澄清有可能导致投资者错判行情而买入股票,因此有可能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将有谁承担赔偿。证监会一边澄清IPO重启传闻,一边大力推行IPO重启,政府公信力何在?如果投资者连证监会的话都难以相信,难道去相信满天飞的传闻吗?看来泽熙投资要把办公地点搬到证监会附近还是一个不错的注意,或许哪儿人多嘴杂能听到某些真实的信息。
正如肖钢主席指出那样,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信息就是财富的代名词,证监会采用半夜鸡叫式的做法,是从保密角度考量,是为了减少寻租,为了减少市场动荡,但是这种让投资措不及防的做法实在让市场诟病,也让投资者有了切肤之痛,最为震惊的是半夜鸡叫提高印花税以后市场暴跌。从证监会本身来说,半夜鸡叫的做法,也是对自己权利的一种傲视,是对市场的一种漠视,正是由于长期对市场的漠视,让中国股市多年熊冠全球。市场投资的是一种预期,证监会半夜鸡叫的做法常常打破市场原有的预期,改变市场原有的运行轨迹,是对长期投资理念的一种践踏。
证监会一直致力于信息披露的全方位改革,力求信息披露的准时准确和全面,但半夜鸡叫式的信息披露难言恰当。证监会能否从自我做起,更改一下信息披露的方式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