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股市主板走势较为平稳,而创业板走势则相对波动比较大,主要是筹码的松动和机构持股难以出手有关。从沪深主板来看,成交量依然处于相对地量水平,没能有效放大,这是市场的最大隐患,预示市场观望心态没能得到根本性改观,市场依然处于一个弱势状态,往上突破的力度将大打折扣。
近三个交易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遭遇三联跌,其跌幅是几个月来所罕见的,并殃及亚洲股市科技博彩概念股出现大跌,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来到500元关口。将对中国创业板走势产生较大负面作用。从创业板走势来看,一者涨幅巨大,二者业绩增长乏善可陈,三是机构筹码已经出现松动,四是在1300点一线平台整理多日上攻乏力,有向下突破可能,五是国家政策已经转向微刺激,不利于创业板而有利于主板市场,6是整个股市政策有偏重于激化蓝筹股的倾向,因此笔者认为创业板走势岌岌可危。
从主板来说,走势总是与政策关联度较高,一个是证监会的股市政策,目前主要是优先股政策,上周五证监会已经出台了优先股发行的配套细则,预示优先股已经万事俱备,只等发行,虽然市场对优先股的利好效应越来越淡化,但是还是对银行券商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从新股体制来说,证监会已经明确宣布后市将均衡安排沪深交易所的上市资源,也有利于市场被动配置大盘绩优股。
但目前对中国股市而言,资金因素还是占据一个主导地位,一方面等候排队上市的公司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让市场担惊受怕,再有一个是央行雷打不动的每周两次的正回购,虽然市场利率没有多大变化,但对投资者心理压抑不可低估。在IPO暂停下,大幅杀跌动力不足,对股指有一定的支撑,但大幅上涨,又怕IPO骤然加码,又怕央行加码正回购甚至重启央票,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遭遇巨大损失,所以市场是涨跌有限。
对于大盘周期股而言,与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相关,上周来看,国家刺激计划还是有备而来,加快保障房建设,事隔两天中央政府就下拨了1158亿元资金,加快铁路建设,湖南第一个内陆核电站建设等。后续政策的出台与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有关,市场预期经济数据不理想已经是共识,但笔者预计刺激力度不会太大。首先是机构预计CPI将有所回升,央行对通胀一直较为敏感,一旦通胀抬头,货币政策将会继续收紧。其次是国家高层对经济刺激方式已经有了改变,不增发货币已经达成某种默契,总理就说过,去年在极端困难下,不采用大规模刺激政策,也完成了经济人物,14年虽然困难,但不采用经济刺激照样能完成任务。因此寄望于货币宽松和大规模刺激政策并不现实。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央行为了提振出口,扭转了人民变升值预期,而日本欧洲还将实施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因此出口即使受到一定抑制,但增长依然可期,也降低了国内投资的必要性,降低了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但局部刺激和行业刺激将会不断发生,这就给了市场一个炒地图的机会。另外各地国企改革也将拉开序幕,为市场提供炒作的契机,因此市场的热点并不会消退,人气可以维持。上交所进一步规范红利发放,也是在于提升大盘绩优股的吸引力。
针对后市,笔者认为创业板调整没有结束,而沪深主板走势不会很弱,即使面对国外利空,出现低开,大幅杀跌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走势稍好一点,跌破10日线的机会都不大,触碰10日线就能探底回升,即使以最悲观的心态来看,极限位置就是20日线一带。从较长时间来看,笔者认为还是有望往上试探2080点一带的压力位置。但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话,攻破这一阻力线也非易事。
从板块来说,国外科技网络股遭遇重创,笔者认为应该回避一些涨幅巨大的科技股,尤其是一些主营出现亏损而股价高高在上的概念股,增持一些与改革有关的个股如国企改制军工资产注入,也可以参与经济刺激计划有关的周期股如保障房和资源类股票。从资本市场制度来说,优先股个股期权受益股券商等也值得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