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融资不能成为圈钱的代名词

(2013-08-03 15:23:07)
标签:

股票

   证券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2003年~2012年我国A股市场IPO融资总额为18770亿元,2013年1~7月上市公司A股市场再融资3430亿元,其中包括各类股权再融资1582亿元,债券类再融资1848亿元。需要说明的是,IPO全部是股权融资,同口径相比,所谓“A股7个月再融资规模超过过去十年IPO总和”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这是作者援引证监会官员的话对几日某媒体的一种澄清,在IPO暂停下,股市仍旧有3430亿元的融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笔者整理了一组有关IPO和再融资的数据,2010年总募资金额达到10016.32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一举超越2007年7985.82亿元的历史纪录。在IPO、增发及配股融资规模上,分别为4921.31亿元、3656.80亿元和1438.22亿元。2011年A股合计募资金额7116亿元。IPO累计募集2720.02亿元,再融资累计募集4396.06亿元,其中,增发公司,募资合计3575.61亿元,配股,募资合计407.,发行可转债合计募资413.2亿元。2012年共有150只新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926.951亿元,但再融资(主要包括增发与配股,以增发为主)市场热火朝天。据数据,2012年A股市场共计实施增发157起,募资合计3436.5亿元;配股7起,募资合计119.4亿元。定增也好配股也罢,最终都是要通过二级市场来套现获利,而再融资规模已经超过IPO规模,可见再融资对股市抽血效应还是不可小觑的,对投资者的打击也是不容忽视的,招商银行再融资就让整个银行板块承压,让股指承压,而京东方再融资一度就让京东方股价跌停,次日再次大跌,一家公司不顾股价暴跌的风险,在公众投资者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下,还要坚定不移的推出再融资计划,是对投资者诉求的一种漠视,是利用一股独大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害,有点让人不可理喻,也凸显中国股市的一种圈钱本性,也与证监会主席助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是保护中国股市的一种蔑视。
   作为资本市场,融资是不可或缺的,但也不是发行人的自家菜园,可以不顾投资者的利益和感受,想来就来拔一把,甚至把菜拔光。在成熟的欧美股市,利用股权再融资已经很少了,上市公司再融资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才是外源融资,外源也是优先考虑债券融资,不足时才考虑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已经极少使用股权的再融资方式进行再融资,因为他们认为采用股权再融资会被市场认为是负面的消息,投资者也会认为利用股权再融资是企业经营不好的消息,会导致公司价值下降,从1984年起,资本市场已经普遍停止使用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而是发行债券融资, 到199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已经成为负的资金来源,其他发达国家也是如此,1970年-1985年美国外部融资债券融资高达92%,大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与之对应的是,诸如京东方即使冒着圈钱的恶名,即使冒着股价大跌的风险,也不能阻止其圈钱的行为。造成如此的天差地别,主要是欧美国家发行人对公众投资者的利益的重视,把维护股价的稳定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而在我国只要不减持,股价涨跌原始股东是不会在乎的,投资者的利益不仅无需顾及而且能盘剥就尽量盘剥,其次是千方百计保持公司良好的声誉,而我国正好相反,公司的信誉在原始股东眼里根本就是一文不值,为了能圈到钱,造假也是在所不惜的,三是中国公司总是患有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能圈到钱乃是一种无比的光荣,盲目扩建是他们的经营目标,至于有没有收益乃是次要的。
     鉴于再融资规模已经大大超过IPO规模,到了资本市场已经无法承受的地步,投资者也是大力反对,市场往往因为再融资风波而出现无厘头的大跌,而一股独大的现象导致二级市场对再融资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承受,证监会有必要对再融资进行规范。
  1再融资不能投向于产能过剩项目。或是发改委限制的项目,不能一边淘汰落后产能,一边让其再融资扩建,产能过剩陷入月限制越严重的荒唐境地,如造船钢铁风能氧化铝等。中国铝业一面限产报价,一面又募资扩建,中国铝业2012年8月24日晚间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称,拟发行A股股票数量为不超过14.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建设兴县氧化铝项目等,锁定期1年,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2是在中国超募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而超募资金使用率低下也是一个事实,2010年发行的新股中,可比的338只股票预计募集资金1662.8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3762.52亿元,超募资金2099.67亿元,2011年今年IPO融资2720亿,IPO超募资金逾1278亿元。资本市场不是为了几家公司服务的,要面对更多的实体经济,因此对超募资金使用中有归还银行贷款或购买理财产品委托贷款者一律不能使用再融资,超募资金投资项目净收益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者不能再融资,超募资金有用于购买房产或车辆者不能再融资。
  3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造假粉饰也较为普遍,说的不客气一点,那就是一种欺诈上市,是令人不齿的一种失信行为,诚信乃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因此有财务问题的公司不能再融资。
     由于众多公司都是为了上市而任意设立募投项目,上市以后随意更改募投项目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因此有更改募投项目者不能再融资,在招股书中,发行人把募投项目说的是前途一派光明,而一旦投产,则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既然募投项目都做好不好,怎么能有资格再一次募资建设,因此募投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者不能再融资。
  4是证监会一直强调再融资与分红挂钩,一连三年现金分红作为再融资的条件是不能更改的,哪怕是非公开定向增发,而且为了规避分红是为了再融资,纠正象征性的每股派发1分钱的现象,有必要对分红做出更加规范的补充规定,一连三年分红比例不得少于每年盈利的30%,而且分红总额不能少于首募资金的50%,再融资金额也不能超过对公众投资者分红金额的两倍,最多不超过3倍。
 52009年以来再融资的493家公司中,有100家公司在融资当年净利润出现下降或亏损。有35家公司融资当年净利润下滑50%以上,还有1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下滑超过100%,再融资收益率低下,第一次再融资项目未能达到预期收益者不能实施第二次再融资,如京东方屡投屡亏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京东方A就是典型案例。该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两度融资,然而,在2010年公司成功融资90.45亿元后,公司当年净利润却巨额亏损20亿元,同比下滑4133%,今年又再一次提出巨额再融资。
6净资产收益率是一家公司盈利水平的一种反应,因此再融资以后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说明融资以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没有同步提高,而是下降了,只是一种规模的低水平扩张,尤其是银行业的低水平扩张一直被市场所诟病,因此有必要限制这种低水平扩张行为。我国有人做了统计,净资产收益率在融资前三年上升,融资前第三年和融资后第一年累计上升11.61%,然后再融资年度大幅下降21.46%,以后年度又有较大幅下降,三年累计与融资年度下降29.3%,三年累计与融资前一年相比下降44.47%,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融资效果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以笔者一直关注的银行股为例,银行股的再融资一直是市场的焦点,但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从巨额再融资后一直是下降的,以近两年中报为例,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平安银行从12.¥-8.47%,浦发银行7.1%-2.05%,招商银行4.4%-2.67%,券商也是如此,宏源证券8.25%-4.4%,西部证券7.1%-2.0%,中信证券4.4%-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