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宜盲目乐观

(2013-07-16 09:08:54)
标签:

股票

      上证指数收盘报2059.39点,上涨19.9点,涨幅0.98%,总成交额880.2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8137.77点,上涨124.93点,涨幅1.56%,总成交额1122.6亿元。但创业板暴涨4%,创出新高,让人侧目。
       尽管昨天收出一个带长下影的小阳线,但成交量快速萎缩,只有前一个交易日的的一半多一点,显示增量资金有限,入市资金随着点位升高趋于谨慎,也说明周4的暴涨有配合期货套现的嫌疑,而不是真正的市场资金大抄底,也可能是资金看到消息面的变化,主要是总理的讲话经济增长不能破下线,就业不能破下线后对政策的一种预期,但从周末消息来看,政策面依旧非常平淡,抄底资金趋于谨慎选择离场,而新增资金没有看到消息的变化不敢贸然入市,交投趋于清淡。
   在昨日的会上,马凯和“一行三会”的掌门人,推出了多重制度变革来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其中最值得资本市场关注的就是尽快推出创业板的再融资,证监会立即附和,  完善中小企业板制度安排,优化创业板准入标准,建立创业板再融资规则体系,形成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小额、快速、灵活”的融资方式。这虽然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昨天创业板大涨的原因之一,但对股市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放开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再融资,患有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的上市公司将立即显露圈钱的本性,将极大加重整个市场的融资压力,给市场带来明显的抽血效应,投资者不可等闲视之。
  昨天创业板另一个大涨的原因是国务院总理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非常明显,创业板的大涨对主板产生极大抑制作用,因为现在股市大涨主要是存量资金在折腾,场外资金除了神秘资金外,还都是处于观望甚至无意再次入市的状态,创业板大涨就会导致资金往所谓成长股上集中,只能让主板资金流出,昨天创业板大涨而主板明显冲高回落就算是一个注脚吧。但笔者认为政府鼓励创新是对的,但以行政手段推行高新技术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风能光伏核能产能过剩就是一个样板,LED触摸屏锂电池等也显露出产能过剩的先兆。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7.5%,恰当好处,不多也不少,笔者认为可能是刚好处于管理层的极限位置,因此管理层就不会推出新的刺激方案,因为在管理层的心目中,保就业是第一位,完成700万大学生的就业有7.5%的增长率足够,其次是经济转型,三是稳增长,故这个数据对周期股是一个不太好的数据,昨天周期股也是冲高回落的走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82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3%,增速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个百分点。而上半年完成投资是181318亿元,增加20.1%,但制造业投资只是增加了17.1%,可见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的投资和政府的基础设施等投资,为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房价上涨城市的个数还比较多,环比价格涨幅虽然收窄,但是还在上涨。这说明房地产调控的压力还比较大,后期需要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加强房地产调控。这对地产股和强周期股都不是福音。6月份PPI继续维持下跌状态就说明内需依然乏力,企业补库存动力不足,煤价环渤海煤价就跌到了592元新低。
        6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也不理想,在欧美经济复苏不太明显的情况下,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下,在人民币估值过高竞争力下降而国内刚性成本上升下,出口在下半年难有好的表现。
    而央行在高层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指示下,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一种偏紧的状态,银行间的利率将不可能回到上半年的低利率状态,企业融资成本下半年有升无降,生存环境难有实质性改变,货币流通速度继续小幅回落6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5.45 万亿元,同比增长14.0%,比上月末低1.8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36 万亿元,同比增长9.1%,比上月末低2.2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42 万亿元,同比增长9.9%。M2增加值依然高于年初设定的目标,虽然近段时间央行向市场大量投放流动性,但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在适当时候回收流动性,来警告激进的银行机构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股指短期虽然有上冲动作,但已经不太适宜继续加仓,除非你将做更加长线的投资,股指中线走势不是很乐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短线有望上扬
后一篇:会议决定走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