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弃盈利判断是不妥当的

(2013-04-27 20:29:56)
标签:

股票

   在4月9日下午,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会上表示,IPO重新启动,不按老办法,要改革,市场化的改革,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需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同时,对可持续盈利能力等不做判断,申报材料把企业情况说清楚,由投资者判断。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还表示,当前资本环境如温水煮青蛙,如不改革、不整改,不出三年资本市场会垮掉。
          IPO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股市问题,要改革是非常正确的,“不改革、不整改,不出三年资本市场会垮掉”也并非危言耸听,近三年中国股市成为了融资者的天堂,但也成为了投资者地狱,目前更是投融资功能尽失,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怎么改革才是问题的关键。由于我国股市特有的审核体制中规定,发行人不仅需要公布前三年的业绩情况,还需要预计后几年业绩增长情况,导致众多不符合的企业拼命做好业绩或是夸大业绩提高发行价格,导致造假上市泛滥,遭到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的诟病,为此姚刚主席认为新股改革的核心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对可持续盈利能力等不做判断。”笔者觉得不是非常妥当。
     首先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世界所没有的IPO堰塞湖问题,有近600家公司等待着上市融资,用前任官员的话说,即使用现在的标准衡量,还有10万家公司符合上市条件,如果再放弃对持续盈利的判断,那么新增可以上市的公司将会呈几何级别增加,目前投资者对600家公司就是心有余悸,认为是资本市场不堪承受之重,一旦取消盈利判断,等于降低了上市标准,那么几十万家甚至上百万家公司一齐涌到资本市场将把中国资本市场彻底压垮。
     其次中国市场的招股书并不规范,语言晦涩难懂,格式繁杂,不用说普通投资者看的不清不白,如读天书,就是专业人员看了也是一头雾水,要是那么容易从招股书中辨别真伪,拥有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发审委员就不会让造假公司过五关斩六将通行无阻了。
      三是我国缺乏投资者保护机制,监管层要保证上市公司质量是必须的,否则阿狗阿猫都来上市圈钱,那么投资者的命运可想而知。
      四是监管层有逃避责任之嫌。作为审核制,监管层就是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选择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弃了最重要的一环,持续盈利的判断就失去了审核的意义了。不能因为投资者指责发审委员没有尽到责任就干脆破罐子破摔,来一个不对盈利负责,而是要更加尽职尽责才对,那才不负人民的重托。
    五是造假泛滥不是由于对发行人持续盈利的判断的审核方式不对,而在于事后惩戒的力度远远不够,导致造假收益与受到的惩处极不匹配,让造假者有恃无恐。
   目前资本市场不是一般的低迷,而是极度的低迷,低迷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收入增长,低迷到影响了国家扩内需计划的实施,而等候上市的公司确是越来越多,资本市场的容量确实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承担所有公司的IPO,怎么办?资本市场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那么就是优中选优,提高上市公司的门槛,让资金配置给更有增长力更有潜力的公司,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的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是非常有必要,不仅不能取消,反而要加强。就比如每个学子都想考入公务员,有的热门岗位甚至数千人争夺一个名额,但国家招收的名额的名额就是那么多,根本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子的要求,如果让每一个人都参加面试,那么就可能有大量入围的人在争夺有限的名额,一者浪费人力物力来辨别,二者容易引发公关导致腐败,怎么办,提高入围的标准,制定一个较高的标准,先淘汰绝大部分人,只留下很少一部分人可以争夺有限的名额,这样就可以减少面试的比例。因此面对数百家等候的上市公司,也是需要极大限度的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公司一律拒之于门外,对过剩行业的公司一律拒之于门外,存在关联交易的拒之于门外,像百隆东方先高额分红再融资圈钱的拒之于门外,想特批上市的拒之于门外,如果年化增长率不低于30%等候上市公司还很多,那么就提高到35%,甚至提高到40%,直到排队等候上市的公司符合市场的要求位置,这样发审委员就可以集中精力,对有限的公司进行审核,从而最大限度的杜绝造假上市。
     针对中国股市的现状,证监会放弃对企业盈利增长的判断是错误的,等于变相降低了上市标准,非常不利于IPO堰塞湖的化解,反而又加重IPO堰塞湖之虞,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显著要提高上市公司的门槛,让更多不符合条件的公司退出排队的队伍,加强企业业绩增长的判断,优中选优的为资本市场选出好的公司,其次是对未能达到业绩增长承诺的公司一律不能再融资和减持,迫使企业做好主业,三是提高事后惩戒的力度,一旦发现造假上市,一律直接退市并按照发行价回购股份,发行人资金不足以回购的,各家中介机构承担不足部分,让心存侥幸者彻底放弃造假上市的念头。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化解堰塞湖问题,才能提振股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