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IPO停发不是解决市场低迷之道》

(2012-12-03 08:38:09)
标签:

ipo

要堵

扩容

暴跌

股票

    证券日报刊文指出,IPO停发不是解决市场低迷之道,笔者认为有失偏颇。
   1融资是股票市场存在的基本职能之一,但请问作者,回报是否也是股票市场的基本职能之一,一个只有融资没有回报的市场,就像一个人只能被抽血而不能补血一样,能活得长久吗?中国股市继去年户均亏损6万元后,今年再接再厉,最近7个月时间,沪深A股总市值累计蒸发4.3万亿元,流通市值累计2.96万亿元。若以中国石油最新市值1.39万亿元或工商银行1.01万亿元计算,相当于蒸发了3个中石油或者4个工商银行。另外根据中登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1月23日A股账户数为16762.49万户,持股账户数为5580.51万户,持仓占全部A股账户比例仅为33.29%,但是上周参与交易账户数562.31万户,占全部A股账户比例只有3.35%。投资者都跑光了,资本市场都成为空城甚至鬼城,没有投资者非资本货币怎么向生产资本转化。
  2  第二,曾经的“6停6启”表明,暂停新股发行不能在本质上改善市场环境,也无法扭转市场运行规律.有一点作者没有说到,如果没有停发新股,市场是否会跌得更惨。作者又断章取义之嫌,中国股市每一次暴跌都与扩容有直接的关系,93年在中央的主持下,大量频临倒闭的国企改制后,到资本市场利用股权的形式直接融资解决资金困境,挽救频临倒闭的命运。 1993年2月16日由中央主导的为国企纾困开始了,大扩容的厄运也伴随而至,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滥用股权融资的先河,而且愈演愈烈,1992年年底A股是52家,1993年年底与93年底相比,是183家,增加了248%,1994年7月29日291家,增加59%是1992年的549%,随着扩容的增加,股指从 1558.95 点开始狂泻,一直跌倒777点,在这一带盘整一段时间,在1994年3月14日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刘鸿儒宣布了“四不”救市政策: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当年不征收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可惜,未引起市场太大的反响,到了4月分已经跌破600点,可惜,未引起市场太大的反响。到了7月29日上证指数报收333.92点,在此背景下,管理层终于在1994年7月30日(周六)出台著名的三大"救市"政策:“中国证监会与有关部门就稳定和发展股市作出对策:今年内暂停新股发行和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正是由于政策深得人心,切实解决了A股扩容问题,1994年8月1日,上证指数大幅高开18%,买盘蜂拥入场,当天指数大涨30%,到9月13日指数就涨到1052.94,一个多月涨幅 215%。
   3估值方面,巴菲特一身的钟爱,百事可乐的市盈率大概在20倍左右,预计它的复合增长率大概在10%多一点,目前作者说中小板市盈率是21.76倍,股指与百事可乐比,也并无高估,而且新兴国家股市的市盈率明显高于美国。从单个股票看,以金正大为例,今年预计净利润增长35%左右,预计后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以上,成长性远高于百事可乐,目前市盈率是13倍左右,但仍在下跌,如果按照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值得大大投资,不知作者作何解释,是高估还是低估,还是巴氏投资理念在中国水土不服。
   4作者认为市场不缺钱。笔者不想做任何解释,觉得是浪费口水,可以参看相关博文。
       5没有一次失败的IPO记录。在中国新股发行不再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而是一个利益输送的载体,只要公关工作做到位,总有一批帮忙的资金来捧场,还有券商之间的相互帮衬,作者可以去看看中国水电的巨额大单是谁申购的,有无华夏基金的身影,就能一目了然。
     笔者认为IPO立即停发是必须的,至于制度怎么完善,那是另一码事,停发IPO不是目的,是为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两者不能混肴。正是由于中国股市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市场,才会有IPO堰塞湖现象,光靠疏是不行的,还的靠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