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行为啥迟迟不降息降准

(2012-10-05 15:16:31)
标签:

央行

降息

降准

概率

节点

财经

   7月份CPI1.8%,创下29个月以来新低,新增贷款为54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6800亿元,创下10个月以来的新低,对公中长期贷款920亿元,比上月少增710亿元。8月份CPI2.0%,又一次回到2时代,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39亿元,同比多增1555 亿元。,短期贷款增加1168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57 亿元,中长期贷款依然偏低,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7月份体现企业生产活跃度的狭义货币同比增速较上月末下降0.1%,显示经济依然依然在地步徘徊。2012 8 ,狭义货币余额28.57 万亿元,同比增长4.5%,但经济是否触底依然渺茫,进出口数据也不理想,市场期盼央行进一步宽松的声音又沉渣泛起,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更是希望央行给资本市场注入动力。

    央行虽然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并没有降准, 只是连续实施逆回购操作 ,81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交易量为450亿元,中标利率3.35%,与之前持平;14天期的交易量为320亿元,中标利率下降5个基点,至3.45%央行不只是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还连续交叉下调两个期限利率。830日,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3.40%14天期中标利率为3.55%94日,央行逆回购950亿元,并下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至3.50%6日,央行开展逆回购400亿元,7天期中标利率下降至3.35%;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又降了5个基点至3.45%央行913日实施了共计5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包括7天期的350亿元,中标利率3.35%28天逆回购200亿元,中标利率3.60%。其中,28天逆回购是2002年之后首度出现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此举旨在逐步引导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下降,降低资金成本,925日央行祭出有史以来最大单日逆回购量以缓解流动性压力:14天期放量1000亿元,中标利率3.45%28天期放量1900亿元,中标利率3.6%,总计投放2900亿元,中标利率与上期持平。从上可以看出一点端迷,央行有意维稳利率,不让利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采用逆回购而非降准是在培养利率传导机制和调控机制,逐步确立SHIBOR基准利率地位,在稳定利率方面逆回购比降准更加灵活,机制的培养,以适应市场化利率的推进速度,相对降准逆回购可以做到灵活精准,避免短端SHIBOR利率大幅波动。

     从外汇占款来看,2011年新增外汇占款2.8万亿,因此央行一次又一次的提高准备金率,而2012年上半年新增外汇占款仅有3000亿元,机构预计第三季度新增占款为2000——2500亿元,全年不超过10000亿元,为了对冲外汇存款的锐减,央行不得不放松货币,来实现货币的内生性投放,预计年内还会有一次降准,但央行近期通过增加逆回购的数量,以增加银行间的流动性,有机构测算,以全年信贷投放8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3%14%计算,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应至少下调2个百分点。考虑到目前外汇占款增量下降超预期,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在情理之中,但笔者估计没有那么多,降准的时点也将推迟,可能会在18大召开前后 ,一者是那时经济基调已经定调,如果股市不好看,央行也会意思一下。

       经过前两次的降准降息,房地产业和购房者是最大的受益者,房地产业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大有重拾升势的苗头,6月份北京上海房地产价升量涨,北京房价重回20000/平米,成交量增加50%,上海房价达24070/平米,成交量增加27%100个大中城市8688/平米,环比5月增加0.05%。但到了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上涨的城市有50个。从环比价格上涨的数量上来看,7月份达到50个,而6月份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为25个,其量扩大一倍;从价格上来看,超过7成的城市环比价格开始偷偷上涨,从6月份环比涨幅未超过0.6%扩大到0.7%。由于房价的上升,各地又变相的放松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国务院派出了督查组到各处督查,防止房价反弹,这为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带来不小的难度,笔者在7月认为只要房价不跌,降息可能性极小,降准的难度也增大,因为一再的放松货币政策,将导致土地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致使房地产调控的失败,给经济转型带来新的压力。

      国际方面,美联储推出了进一步宽松的QE3,欧洲央行也祭旗宽松政策的大旗,这使中国央行的进一步宽松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央行可能迫于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会暂缓货币放松政策,事实也是如此,央行将持续维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据媒体报道 926日,人民银行公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鉴于欧、美、日、巴西、印度等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性政策,因此,市场对此次中国央行会议充满期待。但十分遗憾,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报告,除了有针对性地指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之外,几乎毫无新意,更看不出有力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积极姿态,融资功能大为减弱,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强调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

     再者现在M2已经高达92万亿元,相对于GDP而言,在世界上处于高位,市场人士一直诟病央行乱发货币,而货币的增发与货币乘数成正比例,央行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存准率,维持一个较低的乘数,以抑制M2过快的增长。

    但逆回购只能解决短期资金压力,要释放中长期资金而使中长期资金趋于宽松,则只能使用降准的方式,现在中央和各地都在上马基础建设,据媒体披露,各地上马的项目高达20万亿元,这些都依靠中长期贷款的扶持,央行已要求商业银行向基础设施建设放贷,在保增长的压力下,央行能否在18大前后降低准备金率,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也可能标志着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宽松,如果真的能降准降息,货币的累积效应对资本市场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降息的影响要区别对待。

      中国居民经历了长久的负利率时代,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此时再次采用对称降息,有劫贫济富的嫌疑,但如果采用的是不对称降息,那么银行将不堪负担,只能到资本市场寻求融资来补充核心资本。再一次不对称降息,将重创银行股,由于银行股的权重过大,对指数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股市的复苏将蒙上阴影。

    考虑到中长期贷款占比偏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降准的迫切性显得不是那么强烈,降低资金成本更是首选,有机构预测9月份CPI又一次回到1时代,央行又暂停了中小银行的票据贴现,澳大利亚再一次降息,俄罗斯央行也有意再一次降息,都给中国央行的降息腾出了空间,央行能否将息取决于对房价的容忍度,要降息应该是对称降息,时间点在周6或周日。在18大期间如果货币政策向保增长倾斜可能还有一次降准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