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的当务之急是立即暂停新股和再融资

(2012-09-20 19:46:21)
标签:

救市之首

停止融资

股市

股票

   今天股市低开低走,报收2024.84点,下跌2.04%,创下43个月以来新低,又一次远离钻石底玫瑰底,与欧美股市迭创新高形成巨大的反差。
      与证监会闷声不响相对应的是央行又一次出手,逆回购放量至1600亿元,市场一致认为央行具有维稳意图,但央行降息降准都不能拯救股市,2月20日意外降准股市高开低走,5月14日高开后的一个中阴线,就是一个证明,逆回购只能算隔靴搔痒,甚至连隔靴搔痒都不是。
    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与股市息息相关,但对股市而言只是一个短暂的利好,并不能改变股市原有的痼疾,股市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货币政策则只能算是一剂外来的补药,只能算是央行对资本市场的一种支持态度,但这种头痛医脚的方法显然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不能根治股市本身的毛病的。就目前股市来说,股市迭创新低是股市积重难返的结果,不是靠央行的货币政策所能奏效的,否则近三年的暴跌就是一种无病呻吟式的虚跌,或是少女的惺惺作态的扭捏,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就中国股市暴跌而言,固然有国内经济下行因素,也有欧债危机引起的心理因素,与货币政策的从紧有关,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不是决定股市运行的内在因素,中国股市跌幅远大于世界股市,是IPO、再融资和原始股东套现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投资者信心几近崩溃,资金不断流出,存量资金急剧减少,目前维持在6000亿的水平,6000亿的存量资金是不能维持正常交易的,只能选择下跌,如有利空,利空就会被无限放大,导致暴跌。而这些问题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所能改变和解决的,货币的放宽可能会暂时掩饰问题,而货币政策并不能阻止场内资金外流也不会让场外资金入市,也与解决股市的问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股市的问题迟早仍旧要暴露。货币政策只能是一剂兴奋剂,在短时间内引发股市上扬,而不能改变股市中长期运行趋势。
       矛盾论告诉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欧债危机我们既不能阻止也不是主要矛盾,经济下行也不是主要矛盾也不能在短期解决。救股市只能靠自己,靠证监会去解决股市本身的问题。
     那么中国股市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是过度抽血引起的严重失血症,那就对症下药,立即停止对市场的抽血和给市场注入新的资金活水。禁止原始股东减持好像不合人情,但停止IPO和再融资是证监会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完全可以做到。
      IPO和再融资是造成市场严重失血的两个主要因素,2010年总募资金额达到10016.32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一举超越2007年7985.82亿元的历史纪录,稳坐世界头把交椅。2011年A股合计募资金额7116亿元,2012年上半年A股IPO共募集资金705.4亿,融资世界第一,而且是“三连冠”。以占世界10%的GDP总量却承担着世界融资总量的55%,难言不是竭泽而渔式融资,难言不是圈钱,今年虽然融资量大减,但还是处于世界第一,这与我国的GDP总量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叫停IPO和再融资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才是拯救股市的根本,只有暂停融资,再配合汇金公司的增持、公司的回购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任何的救市政策都要大打折扣,汇金公司为了央企的成功发行而增持四大行稳定大盘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成为了央企圈钱的抬轿夫或帮凶,也是对市场化的践踏和对投资者的忽悠,笔者曾在博客中称汇金的这种做法是忽悠投资者的毒玫瑰。
     当然,暂停新股融资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手段,关键是暂停后要完善新股的发行制度,彻底改变圈钱式的新股发行,杜绝包装造假和三高发行,否则一旦重新启动新股发行,又依样画葫芦的走上圈钱老路,股市又会陷入新一轮暴跌,陷入过去的宿命循环,表现为大扩容——暴跌——迫于压力停发——上扬——大扩容——新一轮暴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