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在8月1日公布了 增发6亿股的议案 ,尽管增发价格还没有确定,但市场的反应却是很消极的,股价曾一度跌停,在其他券商股暴涨的情况下最后大跌5.5%。光大证券的半年报预期下降27%,但圈钱是毫不手软,预期这次募资在70亿元左右。
光大证券预计募集资金投向业务创新,即转融通和其他衍生品业务,根据半年报显示,其融资融出
在27.26亿元,交易性资金大幅上升到70.93亿元,上半年股市大跌,如果主要投向股票业务,那么其亏损也是令人焦虑的,从其半年报大降也可见一斑。
从光大证券亟需再融资看,券商对资金的苛求是饥渴的,实际上上市券商都提出了再融资方案,1月20日国海证券首先提出增发49408万股,募资5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紧接着东北证券在2月7日通过募资4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并于7月2日获证监会放行,3月20日国金证券通过定增3亿股募资30亿元。太平洋和宏源证券个通过50亿元和70亿元的增发议案。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则以短期融资券的方式募资300亿元和203亿元,海通证券则在香港成功募资。
据统计现在券商还没有实施的再融资数还有170亿元,在市场资金近乎枯竭的情况下,是一件让投资者揪心的事情。券商一方面给员工动辄开出数百万元的薪酬,一面缺钱了就到资本市场来要,好像资本市场是自家的菜园子,实在令人愤慨。节衣缩食的投资者去养了一帮挥霍无度的畜生。
最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自从上市以来,基本上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但原始股东的减持套现却是丝毫不手软,一有机会就大肆减持,而且业绩始终没有起色,一个没有回报的股票,一家没有成长性的公司,凭啥继续再在资本市场再度圈钱。
现在市场极度低迷,投资者对圈钱募资非常敏感,从光大证券的暴跌就知道投资者对无休止的圈钱是多么痛恨,一者是对市场资金的抽离作用,尽管采取的是定增,短时间内对资金抽离有限,但终究是要通过坚持在二级市场套现,其次对券商的融资动机表示怀疑,有可能让资金躺在银行睡大觉或投资产生巨大亏损,最终由投资者买单。券商的业务要创新,但何必总是追求资本消耗型的创新,大家都朝一个目标努力,究竟能给能否投资者带来回报,令人总是心里打鼓。
投资者刚刚从银行股的再融资噩梦中缓过气来,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券商的圈钱噩梦,而且并不比银行逊色,开口就是几十上百亿元,难到投资者只能处于被盘剥的命运吗?证监会难道就任凭投资者从资本市场跑光而只剩下一个空城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