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政策述评及后市展望
(2012-07-28 20:22:33)
在指数跌破2312点钻石底后,笔者在26日的博客中说过,证监会只能采取推进增量资金和求助央行的方法来拯救股市,笔者的判断出现了些许的失误。
证监会与银监会合作相当令人意外,
当晚银监会宣布定于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标可在2018年底前完成,这意味着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有6年的过渡期。同时扩大资本补充渠道,适当增加利润补充资本的贡献。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监管新规对市场的冲击,减轻投资者对银行股再融资的担忧情绪,提振股市信心。第二天,银行股也不负众望,一马当先领涨大盘,充当了一回救世主,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收红的大盘并不能掩盖其他股暴跌的事实,成交量也无法有效放大,市场人气依然低迷,说明投资者对管理层的救市政策相当失望。
为了提振信心,贯彻其引导长线资金入市的策略,证监会宣布一是降低QFII资格要求,鼓励境外长期资金进入;二是满足QFII选择多个交易券商的需求,增加运作便利;三是允许QFII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扩大投资范围;四是将所有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由20%提高到30%。这个政策并没有多少新意,当然市场的反映相当的冷淡。
作为长线资金的首选,公积金养老金一直是证监会最为倚重的,但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财政部并不积极,认为中国股市还不适宜养老金等低风险资产的投资,笔者预计短时间内很难有突破,可能就是证监会偶尔提出来提振提振市场而已。
市场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困扰投资者的一个大问题,证监会不失时机的提出要加强市场的诚信建设,但投资者并不太认可,因为诚信问题已经说了很久,但造假是越来越多,而惩治还只是停留在喊声大,落到实处轻的老一套。郭主席屡次说惩处要及时,但天能科技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的谜,新大地又纷至沓来,珈伟股份也出来献丑,但惩治都是未知数。按笔者估计,在惩治诚信问题上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因为造假者牵涉面太大,牵涉到发行人会计师律师甚至发审委,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旦真的严惩,证监会要考虑引发的后果,只有在引发的后果认为是可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惩处相关人员。
股市下周如果未能承接外盘的升势,不能收在2132点上方,那么周一一旦外盘走软,周二走势将岌岌可危,就笔者判断,证监会将与央行合作,但央行刚刚实施了正回购,而石油已经连涨多日,粮食期货受天气影响不断攀升,输入型通胀预期增加,进一步货币政策有待观察,是降准还是正回购释放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投资者可以密切留意。尽管下个月的CPI有人预测跌破2%,但采取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央行的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支持受到多方制约,空间进一步减小。
下周到目前公布了六家公司招股书,少于本周,申购按排在周三两只,与本周按排在周一有所不同,显示证监会有提振股市信心的考虑,他是在等市场的反映,如果上扬就再安排几只,但数目比首先安排在周一申购两只就会减少。
笔者估计后市证监会可以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少,一旦股指继续下探,将越来越被动,又走入死胡同之虑,要么就是任凭股市大跌,不予理睬,直到证监会换人,要么由国务院出面协调减缓新股的节奏。但怎么处理已经过会的100多家公司是证监会的一大难题,如果在六个月内未能发完,新增的工作量不可小觑,一旦过了年报期,工作量更是大大增加,而且报纸披露,每家过会公司都是花费巨资公关的,有的董事长都处于破产的边缘,一旦发行受阻,这些公司会否采取过激行为,是管理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