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536《古代汉语》——第四课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2014-07-16 11:01:21)
标签:

股票

分类: 汉语言文学

               第四课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因此,我们从语音和语义分析汉语词的构成问题。

从语音结构上来认识词的构成,词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根据构成此的音节多少,可以把词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语义结构上来认识词的构成,有单纯词和复合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同时包含少量的双音词。双音词中,既有复合词,也有少量的单纯词即联绵词。联绵词是汉语词汇中特殊的词汇现象。 

一、单音词  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简称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在古代语言学家笔下的,相当于单音词。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表意单位,它以音为义的载体,音和义在约定俗成的原则下结合起来,便形成口语的词。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它用字形来记录词,从词那里承受到音与义,因而形成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

字与词并不等同,因此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比较复杂。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古人从来都把一个字当作一个词。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实际上指的就是词;而他们所说的,则专指虚词。

第二,虽然汉字是为了记录词而产生的,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字各有其发展规律,就汉字与单音词的对应关系来说,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异词同字现象:即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P58 

异词同字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词义引申的结果。二是字用过程中的同音借用。

异字同词现象:即一个词有不只一个记录符号,各个符号间多是异体字关系,也有的是分化字关系。P58 

(二)单音词与古代汉语中的双音短语

有些双音节单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同形,很容易被作为双音词看待,但实际上并不是双音词,而是单音词的组合。例:P59 

所以:所,特殊代词;以,介词;译为:所用来……的原因。

出入:指出关和入关。

非常:指不寻常。非,否定副词;常,形容词。

形容:指形体容貌。

其实:它的果实。其,指示代词,它的;实,名词,果实。

无论:无,否定副词;论,动词。

然而:然,代词;而,转折连词;译为:(虽然)如此,但是(却)。

然则:然,代词,则,承接连词。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虽然:虽,让步连词;然,转折连词。译为:虽然(如此),但是。

且夫:且,连词;夫,远指代词。译为:况且,(那)。

若夫:若,连词;夫,远指代词。译为:至于那……。

今夫:今,连词,表示提示语气;夫,远指代词。译为:至于(那)……。

二、复合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以双音词为主,三音节以上的词极少,因此我们只讲双音词。

从结构上看,双音词有单纯词和复合词两类。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复合词大多数是由两个语素 按照一定的构词法组合而成的。

(一)复合词的结构

1、并列结构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的复合词。这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关系。例如:

倉廩 干戈 膏腴 賓客 祭祀 傾覆 斟酌 謹慎 和睦

也有个别复合词是由两个反义语素并列构成的,例如緩急

2、偏正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复合词。

例:布衣 東宮 天子 儲候 百姓  狐裘 羌笛

3、支配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复合词,又叫动宾结构。

例:執事 將軍 當道 持戟 敗績 知府 司寇 司馬 拾遺 稽首

4、主谓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与被说明关系的复合词。

例:地震 日食 霜降 夏至 月食

(二)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复合词的形成是汉语由单音化向双音化发展的结果。例如:國家,春秋,社稷,尋常,俊傑,响应,同学,政治,狐狸P61 

三、联绵词

(一)联绵词的结构特点

可从静态和来源两个方面进行认识。

对联绵词进行静态分析,联绵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因此没有结构问题,只有形式上的特点。从形式上看连绵词由两个字记录,这两个字不是语素,而仅仅是音节的记录符号,因此连绵词不能拆开来讲。即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记音符号,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经失去,只有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才有词义。如:望洋,玄黄,犹豫。 

联绵词是有结构问题的。 

1、义合式。两个单音词,本可以单独解释和运用,凝固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双音结构,成为联绵词。例:綢繆

2、衍音式。

这类联绵词是由一个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化出一个表音音节,衍化出的音节虽然用汉字书写,但没有表义作用。例:參差,囹圄,趑趄,菡萏。

3、摹声式。摹拟声音而产生的联绵词。例:霹靂,蟋蟀,噓唏。

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外族语言中音译过来的词,一般称之为译音词。也是一种摹声P63 

(二)联绵词的语音特点

在语音上多有双声韵的关系。

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參差,仿佛,憔悴,躊躇,倉促,流連,忐忑,伶俐。

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相同的联绵词。例:從容,爛漫,逍遙,蹉跎,彷徨,窈窕,輾轉

(三)联绵词的形体特点

联绵词在词形上的特点是写法比较自由,记录同一个词有时用不同的字,造成了一词多形的特点。例:P64 

 

附课后文章翻译

原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选(书本第71页)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翻译: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