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江苏朱国平
江苏朱国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5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野上,那些坟茔

(2012-11-22 08:52:08)
分类: 杂感

从郑州经开封向东,我们行走的高速公路和陇海线平行。十一月了,路两边的树木已全部褪去绿色,换上了灰黑或灰黄的冬装,只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麦子地,像隐着或纵或横的条纹的绿地毯,铺在无边的原野上,任我们的车贴着路面从上面疾速驶过。

细看绿地毯,有隆起的布结散落其间,那是人家的坟茔。它们大多都是一抔黄土伴枯草,偶尔有简陋的石碑立于坟前。还有的人家在坟前植一棵松柏之类的树,比纯土丘,比立着石碑的要显眼许多。不知人口学家或历史学家有没有做过统计,在黄河中下游的这一片平原上,曾经孕育过多少生命,自然,有多少孕育便有多少死亡。如果给每一个死亡堆一个哪怕很微小的土丘,怕这片土地早已坟满为患,坟上叠坟了。何况,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逐鹿中原,三千多年,这里不知进行过多少残酷激烈的战争,哪一场厮杀没有多少人在这片土地上倒下?

我的家乡在上世纪70年代 就对殡葬进行了改革,推行火葬,由集体划出一块地作为公墓,用于埋葬骨灰。因此,火葬其实并没有解决节省耕地的问题,甚至连节约木材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一些人家为了表示对亡故先人的孝敬,把骨灰盒装到棺材里下葬。但公墓解决了统一规划的问题,凡是新亡故的,一律进公墓,原来散落在各处农田的,也全部实施朝公墓的搬迁。后来,因为公墓这一块地被规划为建造工业园区,公墓便被整体实施搬迁。墓地开发商在每穴一个多平米的土地上用水泥或花岗石建造起数千或上万元不等的蜗居,賺活人的钱,为死人服务。

我虽然一度因为祖宗的不得安宁而对于公墓搬迁心怀不满,但总觉得比之眼前所见到的这种零零星星的下葬,是一种进步。但细细想来,设若各家各户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先人埋在那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这个世界,一定不会成为坟墓的世界。不信,你看看,这片古老的土地,坟茔毕竟只是一种点缀。它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昭示出人类的生生不息。如同只要不被过度污染,大自然有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也有一种自我净化、自我调控的能力,他们一定会让自己生存其间的这个世界,拥有最自然的景观、最和谐的生态。那些随意散落的长着荒草的小土丘,比那些按照某种模式炮制安放的水泥或石块的疙瘩,或许蕴含更多温情和智慧,和人类有着更亲近的联系。

就在我经过这片让我无限感慨的广袤原野后的第二天,我从网络上看到了关于河南大搞平坟运动的新闻及其相关报道。打开地图看了一下,说的正是我经过的那些地方。下次再经过的时候,我还会见到那些散落的坟茔吗?

2012.11.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从盐城到焦作
后一篇:机关那些破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