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vs.无药天然训练

标签:
力量训练力量举健身举重体育 |
分类: PTW:力量训练营养 |
原文作者: Izzy (@PowerliftingToWin)
原文地址: http://www.powerliftingtowin.com/steroids-vs-natural-training/
译者:滕达 (@力量营)
翻译已经原作者许可,版权属原作者所有,站外转载需经译者许可。
类固醇vs.无药天然训练
我最近收到了很多关于药物使用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一个普遍的误解:很多人认为用药最好少练,没药最好多练。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尽管这是一个力量举界常见的事实。
我认为,所有运动员都无一例外地需要最大化训练量,这样才能使个人的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想先推荐一个关于类固醇的读物:《William Llewelyn’s Anabolics》,该书包含了800多条医学参考文献,科学性极强。药物这事儿别老道听途说,得多看看科学书籍。
力量举训练量
晒黑是训练量最好的比喻。一个不见天日白皙透彻的小伙突然想晒黑,第一次就直接晒了30分钟,结果会是怎样?晒伤,严重晒伤,这就相当于力量训练中的“训练过度”。
再换个例子,假设这小伙学聪明了, 一次只晒15分钟,一礼拜三次,黑到了一定程度。但如果他一直用同样的频率及时长,他能黑到极限吗?当然不能,想要更黑,就必须提升频率和/或时长。
那么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有两个人,一个人已经练到每次能抗30分钟,另一个人则只能抗15分钟,请问谁更黑?答案很明显:谁更抗晒谁就更黑。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问题,请勿考虑人种、地域及其它因素。
药物对训练量的影响
这就是药物“扭转乾坤”的地方。Melanotan II在健美界是一个很流行的药物,它可以将 “晒” 后的 “美黑效果” 提升300-400%。也就是说,做同样的训练,服用Melanotan的人能获得3-4倍的训练效果。其次,由于你获得了额外的训练效果,耐受力也会随之变强。
这是Melanotan2。你可以查一下药效及前后对比。
现在我们把它放到力量举里来看。记住,药物最首要的作用不是让你“练得更多”,也不是提升恢复,而是使现有的训练更有效。也就是说,在训练量不变的条件下,用药者取得的训练效果更好。
当然了,药物也的确能提升恢复力,但不知为何,力量举界鲜有人利用这点。具体原因很难说,主要可能是因为:有天赋的选手不需要猛怼训练量就能持续取得进展。
药物弥补天赋
训练中,决定某个计划何时失效的最大因素就是基因或天赋。对大多数新手来说,线性计划3-9个月后就不好使了。随后的中级阶段,进展单位变为每周或每月,练个2-3年也到头了。因此总得来说,至少有3年训练经验的人才真正需要高阶计划。
而对于天赋异禀、大量服药的训练者来说,这三个阶段的时长都会增加,对他们来说,一个极其简单的计划都能奏效数十年,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力量举顶尖高手。然而天赋不是人人都有,很多人没有被上天眷顾,就只好选择自己用药。
不过这种顺理成章可不适用于其它力量运动,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
举重及大力士中的药物使用
地表最强深蹲是属于奥运举重运动员的,你没看错,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顶尖力量举运动员确实也猛,但稍微查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多奥举运动员的深蹲成绩接近甚至超越了力量举世界纪录,不仅如此,他们还是高杠、极致深度、无腰带。
前举重运动员Igor Lukanin,第一次参加力量举比赛就以82kg体重290kg深蹲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地表最强硬拉则出自职业大力士运动员。是,他们的体型确实“非人类”般的壮硕,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腰部力量的注重。除了大力士项目本身,他们每周还额外至少一次硬拉。而大多用药力量举运动员也不过是隔一周练一次硬拉。
大力士Benedikt Magnusson,460kg硬拉世界纪录。
我认为,奥运举重和大力士区别于力量举的关键点其实就是奖金。尤其是举重,在某些国家,参加奥运并取得成绩是选手们唯一脱贫致富的道路。他们愿意为了生活或国家荣誉不惜一切代价,有些甚至疯狂到每周10-13次深蹲训练,而且次次练至极限。
力量举中的药物使用
咱再说回晒黑的比喻。每周晒15分钟的更黑,还是每周晒30分钟的更黑?假设其它条件完全一样,那练得多的人就是更强。药物可以提升训练耐受力,但在力量举中,大多数人却不去利用这点。
每个人对训练量的耐受力都不一样,因此我完全不是在建议你立马去做高量计划。我真正想说的是:训练就和晒黑一样,为了取得长期可持续性的效果,你必须不断渐升训练量。然而,渐升总有到头的时候,你终究会达到自然极限。这时,药物就能助你超越极限,走得更远。
你若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我并不认为天然和用药选手的训练思路有本质的区别。只要你掌握了训练量及强度的自我调控,有药无药根本没差,一切问题都会自然化解。长远看来,用药选手会做比常人高出很多很多的训练量。当然了,低训练量的个例也有,但终究都是自我调控的结果。
就大多情况来说,能抗住最多训练量的运动员就是最强的运动员。不管用不用药都是如此,你的目标终究是练至自己训练量的极限。
因此唯一真正存在的不同点就是这个“上限”。用药选手确实能练得更猛、走得更远,但思路都是一样的:渐升训练量,直至你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