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

(2017-07-21 14:04:26)
标签:

力量训练

力量举

增肌

轻断食

健身

分类: PTW:力量训练营养

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

原文作者: Izzy (@PowerliftingToWin)

原文地址: http://www.powerliftingtowin.com/meal-frequency-and-nutrient-timing/

译者:滕达 (@力量营)

翻译已经原作者许可,版权属原作者所有,站外转载需经译者许可。

 

力量训练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运动健身界如火如荼的话题: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理论上,这是两个独立的话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不可分离。首先我必须再次重申,总热量摄宏量营养素分配才是饮食营养中最关键的两环,然而,我们不可否认其它因素仍有潜在的、微量的正面作用,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从频率及时机中获益。

 

进食时机

 

进食时机几乎已被健身界说烂了。最近,一个比较流行的方法叫做:轻断食/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断食约16小时,随后在8小时内摄入当日所有热量。

 

还有种“江湖流传”的健美吃法:每2-3小时吃一顿,虽然这已遭到科学界的枪林弹雨,但仍有很多健美选手坚信不疑。

 

实际上,只要总热量摄入及宏量营养素做对,选择哪种差别都不大。尽管间歇性禁食的减脂效果似乎更佳,但我的个人建议还是分时分餐。

 

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

Martin Berkhan “LeanGains” 作者——几年前开始流行的一个健身轻断食网站。

图源:Photo: LeanGains.com

 

最大化肌肉蛋白质合成

 

目前营养权威界普遍公认的理论是:每4-6小时摄入~3-5g亮氨酸可能最大化肌肉蛋白质合成。也就是说,为了最大化增肌,你每天需进食4-6次,每次~30-50g蛋白质。

 

很显然,间歇性禁食无法做到这点。声明一下,我不是唱衰间歇性禁食,如何它更适合你的生活方式,那就继续。然而,本文的职责是给出理论上最能提升肌蛋白合成的方式,我必须就事论事。

 

营养时机

 

营养时机和进食频率是紧密关联的。比如蛋白质的分时分量、训练前后的饮食都有这两方面的因素。就此,我将进一步讨论如何通过营养时机提升运动表现。

 

碳水化合物摄入时机

 

在所有宏量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的可操控空间最大。比较明智的方式是每天、每周都有调控。

 

每日碳水摄入时机

调控所围绕的中心是你的训练时间,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你的运动表现。训练前摄入碳水可以蓄满糖原储量,延缓举铁带来的疲劳。同样地,训练后摄入碳水也可以补充糖原,但如果你一天只训练一次,那可能就没啥实际意义了。

 

以训练为中心的第二个原因是“对症下药”。运动后人体急需糖原以生产新的ATP,因此糖原合成率达到峰值,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将碳水化合物放到此期间摄入有利于减脂。

 

那么训练前后我们究竟该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我建议:日总碳水量的~50-60%,训练前~20-30%,训练后~25-35%

 

我必须说明,大多情况下,上述建议的实际效果非常好。然而,对于每天只训练一次且规律摄入碳水的运动员,可能就并无显著效果了。

 

每周碳水摄入时机

这种理念又称为“碳水循环”,它的拥护者们认为碳水只有在人体需要时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或者碳水除了补充糖原再无它用。因此,他们建议训练日的碳水摄入应该比往常高。

 

虽然我对此理念的减脂效果持怀疑态度,但我认为它对处于热量赤字的人群有用武之地——每周1-2次高碳水日可以缓解节食人群的心理压力,“解放”身心。这种做法又叫“复食(refeed)”,它可以很好地激励你遵从节食计划。

 

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

谁不想偶尔来点蛋糕、饼干、冰淇淋?复食可以适当满足你的这些欲望

 

当然了,复食的帮助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它肯定也有额外的营养补充效果。然而,我对“欺骗餐/欺骗日(cheat meal/cheat day)”不敢苟同,该理念认为,定期飙升总热量及碳水摄入,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瘦蛋白、甲状腺等激素的水平。虽然它的学术支持非常有限,但仍有大量健美选手或健身小白坚信不疑,认为这是避免瓶颈的“秘籍”。我个人则认为,它对节食减脂毫无价值。

 

制定“高碳水”日

 

我们来探讨下高碳水日的实际操作方法。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使当天总热量及碳水都比往常高,但我们仍需微降蛋白质及脂肪。

 

假设你是90kg男性,正处于减脂期/热量赤字。

 

设置基点:

·         先参考之前关于热量摄入的文章,减脂期男性需约体重x26.5的热量,得出90x26.52400大卡

 

·         再设置蛋白质需求量,大致为体重x2.3-3.1,即约220g蛋白质,合理区间为215-225g。每克蛋白质有4大卡,所以总蛋白质占了880大卡。

 

·         接下来我们计算脂肪量。由于我们既处于热量赤字又需较高量碳水,因此我们取脂肪建议值的下限:总热量的22.5%2400x0.225=540大卡,每克脂肪有9大卡,所以我们共需540/9=~60g脂肪,合理区间为55-65g

 

·         最后我们将剩余所有热量分给碳水,2400-880-540=980大卡,每克碳水有4大卡,因此我们共需980/4=245g碳水化合物,合理区间为240-250g

 

·         至此,我们的饮食基准点设置完毕:2400大卡,220g蛋白质,60g脂肪,245g碳水化合物,各项合理区间为加减5g

 

现在我们设置高碳水日

·         碳水化合物需比往常高~50%245x1.5=~368g碳水+/-5g)。

 

·         由于总热量升高,蛋白质量降至维稳水平:90x2.2200g蛋白质+/-5g)。

 

·         脂肪量也需下调约2.5%,(2400x0.2/9=~53g脂肪+/-5g)。

 

·         所以我们的高碳水日需要:200g蛋白质,368g碳水,53g脂肪,共计~2780大卡, 各项合理区间为加减5g。记住,由于高碳水日的热量也偏高,因此在计算周平均热量日时我们需要考虑进去。

 

·         至于高碳水日的时机及频率,我建议一周两次,放到训练最艰难的两天。如果你每周一///六训练,那么高碳水日放到周一和周五比较好;如果一///五训练的话就放到一四。这样不仅能直接提升当天的训练表现,剩余的糖原还能对第二天的训练有帮助。

 

高碳水日总结

 

建议如下:

·         每周两天高碳水日

·         碳水量需比通常高~50%

·         蛋白质摄入量降至~2.2g/kg

·         脂肪量需比通常低~2.5%

·         将高碳水日留给一周较难的几次训练

 

以上仅是大致建议,你完全可以想出其它的方式及理由加入高碳水日,但每周最多再加一天,因为碳水和总热量都会偏高。

 

脂肪摄入时机

 

脂肪的摄入时机其实没啥门道,唯一可以给出的建议就是:训练前后尽量少吃脂肪。

 

原因是脂肪会减缓消化及吸收率。上文我们已经建议,训练前后最好大量摄入碳水及蛋白质,这时若吸收放缓就违背了我们建议的初衷。

 

另外,训练后人的胰岛素敏感度提升,此时摄入的脂肪极易直接被储存起来,因为合成代谢正是胰岛素的职责。虽然这点的实际效应很难确定,但也值得一提。

 

总之,训练前后的脂肪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餐10g以下

 

蛋白质摄入时机

 

上文其实已经给出说明,最大化肌肉蛋白质合成有两个要点:1)确保训练前后都有摄入蛋白质2)每4-6小时摄入~30-50g蛋白质。

 

总结

 

蛋白质摄入频率及时机

·         ~4-6小时摄入30-50g蛋白质

·         训练前后各摄入30-50g蛋白质

 

脂肪摄入频率及时机

·         将训练前后的脂肪摄入控制在10g以下

 

碳水化合物摄入频率及时机

·         训练前摄入全天碳水总量的~20-30%

·         训练后摄入全天碳水总量的~25-35%

·         节食期加入1-2个“高碳水”日

 

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的重要性

 

我想再次提醒大家:饮食营养,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就算你违背了以上所有建议,但只要热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正确,你依然能取得极好的效果。反过来也是一个道理,就算你频率时机做到极致,但热量和宏量营养素跑偏,你肯定背道而驰。

 

重申,进食频率及营养时机不是首要因素,它的重要性次于总热量摄入及宏量营养素设置。在目标热量范围内将蛋白质、碳水、脂肪吃对量,你就已经搞定了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训练量详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