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和常见方式

(2012-12-10 10:06:11)
标签:

“十二五”课题

杂谈

分类: 学习材料

(一)小组的划分

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小组成员在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

1、依特质划分,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年龄、性别、英语知识水平、语言技能、背景等不同特质进行划分。

2、依任务难易度划分,可以根据教师所要求完成的语言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主题的不同等由学生自行分组,目的是为了尊重学生的背景知识及兴趣。

3、依学生兴趣划分,有时可根据学生间的交情或友谊由学生自行分组,目的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喜好及人际关系。

4、随机抽签划分,有的年级已经经过水平测试将学生重新编班,这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采取随机抽签的分组方式。

教师也可以灵活使用不同的分组方式,例如:①在同一节课中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与异质或同质伙伴所进行的合作学习经历。②将分组方式化归为“长期性、周期性、暂时性”三种。③课内和课外不同或者相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二)常见的方式

不同的合作学习有其适用的范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与教材的不同采用合适的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常见的方式有:(1)小组分工;(2)小组竞赛;(3)小组调查;(4)切块拼接(5)共同学习。

1.小组分工 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教师讲授新内容,并对练习作业给予适当的提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做练习,然后对所学材料进行测评,测评需要独立完成,练习由教师当堂批改,并将个人得分转化为小组得分。每个学生对于小组做出的分数贡献,是由该生此次测验分数超过自己过去测验平均分数的部分决定。这种评分方法在于鼓励每个学生都提高成绩,以使整个小组获得奖励,尤其防止那些所谓的“差生”被排斥在小组之外。学生受到肯定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进步,而不仅仅是学业的成功,任何人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争取进步。

2.小组竞赛 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教师对某一单元做出初步的讲解,然后将作业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思考练习,互相提出问题,直到每个人都掌握为止。之后,展开竞赛;小组由三名学生组成,其成员从各个学习小组中挑选,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前一次竞赛或者竞赛成绩最高的3名学生安排在1号桌,积分次之的三位安排在2号桌,以此类推。每张竞赛桌上的优胜者均为其所在小组赢得相同的积分点。就是说,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均有机会取得成功,并为其所在小组做出贡献。参加游戏的学生在竞赛中的所得分数转化为团体总分,并由此来决定小组的优胜名次。

3.小组调查 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由教师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相关学习课题,再由小组将子课题分解到每个学生身上,小组成员要通过合作成功地收集资料,制作卡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准备向全班汇报或呈现学习结果;汇报方式要采用短文、演示、实验、展览、小测验、竞赛等生动有趣的方式,以引起全班同学的关注与好奇,最后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就各小组对全班的贡献做出评价。此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4.切块拼接 此法有两种模式,其一是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将一项学习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之后,将在不同小组中担负同一部分工作的同学集中起来,组成若干个“专家组”,对所承担的共同部分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全部掌握;然后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把所掌握的内容分给同组其他同学,由此,而实现对整个学习任务的全面掌握。一部分内容学完后进行测验,验证每个人的掌握情况。每个学生的成绩单独计分,小组间不进行比较。其二是先要求全体学生了解学习总任务,但他要解决的仍然是从整体中分解出来的子任务,保证学生既有整体把握又精于局部,之后,利用“小组分工”的计分方法,将分数归组,鼓励小组间的竞争,强调个人不断超越自我极限。

5.共同学习 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共同学习统一分配的教材。小组共交一份报告或答案。表扬奖励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根据小组平均分计算个人成绩。

合作学习不但要在课内进行而且还要在课外进行。课外小组学习活动是对课内小组学习活动的补充和强化。课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包括课前搜集和单元话题相关的图片、人物背景、作者生平与作品等,课后单元学习的巩固性作业,整理单元话题的补充阅读材料和进行延伸性课外阅读等,还可以进行采访、调查、广告设计以及研究和解决具体事情等,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辩论比赛、英语晚会设计比赛等。

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明确,任务要切合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实际。要有检查课外小组活动效果和展示课外小组活动成果的课时和措施。否则,课外小组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因而不但无助于促进课堂学习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