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集
(2023-06-04 12:58:30)
标签:
365 |
内容:(一)蓝移、红移,在运用中,易出现错误;(二)碳质球粒陨石;(三)迷信和习俗。
(一)蓝移、红移在运用中易出现错误
1、选用书
《果壳中的宇宙》(简称《壳》)史蒂芬•霍金 著,吴忠超 译。
2、多普勒效应
《壳》74页,称作多普勒效应的,速度和波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日常经验。
3、以头顶上,来去的飞机为例
飞机飞来:发动机声波蓝移,这时抬头去看飞机,速度慢;飞机飞去(离开):发动机声波红移,再看飞机,离开的速度快。
议:因为飞机来去的速度,尤其在中途,速度并没变化,所以,由声波显示的蓝移慢,红移快,都是假象。
4、以星系运动为例
《壳》75页说:“多普勒效应对于光波也是正确的。”因此说:“几乎所有的星系,都运动离去”,离开的速度越来越快,“宇宙正在膨胀”。这种说法对吗?请往下看。
上边说了,飞机飞来、飞去,由发动机声波,显示的蓝移慢,红移快,是假象。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星系运动:由星系发来的光线的光波,显示的蓝移慢,红移快,也是假象。把红移假象,当成星系的实际运动速度,说:星系离开我们越来越快,是宇宙在膨胀,做出宇宙大爆炸的结论,是错误的!说宇宙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说宇宙,从大爆炸的一点起始,更是没有的事。《壳》78页,热大爆炸的图,是空想出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请往下看!
对多普勒效应,不加评论;我只说,物质(飞机、星系等)运动,由声波、光波,显示的蓝移、红移,只表示物质的运动方向,不表示物质的实际运动速度。如果把蓝移,当成物质实际运动速度,就会认为:宇宙在缩小;如果把红移,当成物质实际运动速度,就会认为:宇宙在膨胀(从对面看:宇宙在缩小)。因此,蓝移、红移,只是假象,不是物质实际运动速度;只要不把蓝移、红移,当成物质实际运动速度,就不会出现:宇宙膨胀等错误。
(二)碳质球粒陨石
2019年3月22日,田原开着车,新民、俊华,还有我,坐在车上。我的感觉是,从敦煌往西走(实际向西南走),又向东南一拐,到了党河。党河从东南(发源)流来,在我们面前,河床东西走向,不知流向何方,可能流程很短,就在内陆消失了。党河河水,不在地面上流,水把河床,切成一两丈深的大沟。因为河岸太陡,河床太深,虽然有进河底的坡道,那我也没去河床。年轻人去河床捡石头,我就在岸上选石头,当时只顾捡石头,也不去细看。
回到家,我把自己捡的石头,一一欣赏一回,有一块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块石头长卵形,稍扁,长6.6厘米,宽4.5厘米,厚约2厘米,表面滑溜,就像青灰那样,有滑腻的感觉,用放大镜在灯光下看,有好多大小不等的浅坑,好像碳质球粒陨石。心想,它一定很软,也没去试软硬,写上日期,就包好放在了一边,一放就是几十年。
今天,我偶然,看到塑料盒里,一块橄榄石,还有一个塑料包,打开包一看,知道是当年在党河,捡的碳质球粒陨石,脑子里还有它质软的印象。用石英的大面去磨,磨不动,又用石英的窄棱去磨,却把石英磨掉许多白面,硬度够大的!这才想到:陨星表面该是玻璃质。
那年新民,捡的一块陨星,整体都被地球的大气,烧成玻璃质,叫做玻陨星,黄色部分是橄榄石熔体,黑色部分是辉石熔体,硬度很大。我的这块陨石,浅色是碳质,呈青灰色,小的颗粒(球粒),也被蒙成灰色,看不出是黄色橄榄石;但在明亮的灯光下,用放大镜看,橄榄石却射出片片的黄光。
我的这块碳质球粒陨石,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浅坑,还有像刀削梨皮后的带状浅沟。这些坑和沟,都是陨星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烧蚀成的。浅坑,深浅稍有区别。浅沟,宽的稍浅,窄的稍深。因为陨石,是稍扁的卵圆形,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各处受力不同,转动方向常有变化,这些被大气,烧蚀成的带状浅沟,方向不一,被烧蚀的次数不同,形态也随着变化。
在灯光直射部分,不管是坑底坑边,还是沟底沟边,都是金黄闪亮的小颗粒(球粒;但肯定不都是橄榄石)。在光线不强时,陨石通体灰色。这灰色表明的,该是细小的碳分子。为什么这样说?陨石表面的灰色,是青灰色;表面滑溜,是青灰给人的感觉。什么是青灰?青灰是一种,含有杂质的石墨。石墨:碳的同素异形体,用来制造润滑剂等。青灰、石墨都是碳,所以陨石表面灰色滑溜,都是碳的特性;除了碳,还有橄榄石等球粒,经过大气烧蚀,所以显得很硬。
说它是碳质球粒陨石,有几个问题:石墨(是碳),硬度小。为什么这块陨石,硬度大于石英(脉石英)?它的硬度大于石英,主要是橄榄石颗粒,表现出的硬度;还有,粘结橄榄石的碳质,在大气烧蚀下,就是不熔融也会变硬(陨石中的金刚石,就是在高温高压下,变得最硬的)。这样,陨石就显得硬度大了。
还有问题:陨石外皮,一般都是玻璃质;通过在灯下用放大镜看,我的这块陨石表面(包括坑底、沟底)全是黄色闪亮的颗粒,颗粒界线分明,根本就不是玻璃质,这是怎么回事?
陨星穿过地球大气层时,速度极快,表层细小的,橄榄石球粒和碳分子,经不起大气烧蚀,甚至烧成坑、沟;细小的碳质,即使没被烧熔,也被烧硬,只有橄榄石等球粒,熔点高,没被烧掉的都保存完好,只是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色面纱,不管是不是玻璃质的,反正都很硬。
表面被烧成:沟、坑,是陨石的主要标志;球粒和碳质,除了被大气烧掉,就保存下来,这是它的特点,怪点。2023.4.7.
(三)迷信和习俗
1、立神和信神
(1)散神
迷信的历史很悠久,刚由猿进化成的人,对自然现象等,许多事情都不理解,就产生了天神、地神、山神、河神……崇拜神;面对自然灾害难于对付,就觉得神厉害,惹不起神,给神磕头,求神保佑;但这些神没有系统,只能称作散神。
(2)人和动物的四肢结构
提起磕头,这与人的四肢结构有关。人的下肢膝盖在前,上肢的胳膊肘在后。鸡、鸭、鹅(前肢变成翅膀)、马、牛、羊,后肢膝盖在后,前肢膝盖在前。这样,人适合于下跪、跪坐、趴地磕头;禽兽适合于卧地。提起下跪、跪坐,历史悠久:甲骨文有人的跪坐字和跪坐字旁。和中原一样,三星堆也有出土的,跪坐青铜人像。下跪、跪坐、磕头,活跃在几千年的人、神之间,真是趣味多多!
(3)有系统的神
尽管古人,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不理解,树立了各种神;这些神是一盘散沙,几千年都没个系统,也够惨的!自从吴承恩,写了西游记,由他按照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以张玉皇为首的神的世界,有系统的神才出生了,神由人创!这个有系统的神,与佛祖联合施威,这才有了天堂和地府。人们这才可以,有据有趣地,讲神鬼的故事。你要不要,给吴承恩行个礼?那个人说,“吴承恩的故事有趣,我们感谢他!”
2、三官庙
我小时候,村东路北,有一个三官庙。父亲说:“三官庙,供的说是三官,实际供的是尧、舜、禹三个帝王。”父亲给我,讲了尧舜禹的故事。以后我常去三官庙玩;院门是关着的,庙门是开着的,跳进一米高的,青灰蓝砖矮墙,走进庙门,门两边的塑像,倒不叫人害怕,靠北墙摆着供桌。供桌后边,坐着三个,头戴串珠遮面帽子的帝王,脸面都很白俊,穿着宽大的彩袍,就像唱戏的演员,这个模样早就看过,挺威风的,很叫人尊敬。
对东墙,我没留心去看;西墙画着大幅的,水稻插秧壁画,沟渠纵横,秧苗碧绿,插秧的人,头戴大草帽,穿着短衣短裤,劳动热情高涨,叫人看了感到亲切。以后我一高兴,就来这里玩。我喜欢尧舜禹,又爱看插秧壁画。
3、武道庙
三官庙,地处优美的村边,是个好去处;武道庙是充满迷信的地方,却前后左右都有住户;可见,武道庙与村民,关系密切;但小孩子,不愿到武道庙来玩:特别是庙里的小鬼,呲牙咧嘴,叫人害怕。尽管这样,我也到武道庙瞅瞅:正面供桌后头,坐着红脸的关老爷,好像还有个扛大刀的,没怎么细看。
上边说了:武道庙是充满迷信的地方;但庙的主神是,须长貌美的关羽。关羽,怎么和迷信挂上钩了?这就让人,不能理解了。
4、迷信升级
大约在西汉(前206~8年)年间,佛教传入我国(见于中国历史小丛书合订本32页),中国多了一个阎王爷,使中国人的迷信,上升了一级。
过去,村里死了老人,叫老喜丧,搭台唱戏,吃席;把去世的老人,装进棺材,放在北屋,门前的灵棚里。晚辈穿着孝服,男左女右,跪在棺材两边,都觉着为老人尽孝,是乐事。
孝服是用白布做的。男的戴着孝帽,女的戴着白箍,全都穿着孝袍、白鞋,见了人就磕头,表示行孝;磕了头,行了孝,心里舒畅。一般男子戴的孝帽,是个白布口袋,戴在头上有倆犄角。
较亲的男子,戴的孝帽,是稍长的白布筒,上端折成扇形,戴在头上,好像唱戏的演员,磕头时,头顶的扇子,还摇来晃去扇风,让人觉得有趣。女的戴的白箍,是一长条白布,折上几折,约2寸宽,两端固定,戴在头上,还要用镜子照一照,觉着为老人,尽一份孝心是美事。
过去,老年人死了,虽然是老喜丧,唱戏,吃席;但那时,时兴哭,男的女的都要哭一哭。男的哭比较简单:趴在地上,把脸一捂,号哭几声,也就罢了。
女的哭,实际是唱民歌。这种民歌,没有固定的词,一边哭,一边编词。所以当有女的哭时,姑娘媳妇都去看热闹,实际上是去学怎样编词哭。怎么哭?女的都有手绢,哭时:把眼一合,用手绢把嘴一捂,这民歌就唱起来了。
除了哭,还有一个习俗,老少媳妇,在一天的早、午、晚,得三次去武道庙报庙。怎么去报庙?老少媳妇,穿着孝服,腰里系个麻批,麻批在身后,由腰部垂到地上,让老人的魂,抓住麻批,去武道庙报到。这虽然可笑;但那时,就这么个习俗。
老少媳妇,穿好孝服,排成单行一队,领头的把眼一合,用手绢把嘴一捂,开口一哭,这民歌就唱起来了。领头的一唱,报庙的人,就全唱起来了,招来成群搭伙的,姑娘媳妇都来看热闹,有的不禁要发笑;但得把脸扭到一旁去笑,怕人家说“没礼貌”。
5、民歌式的哭,被人厌恶
到了现在,风俗习惯改了,如果有人,叫哪个妇女,合着眼,捂着嘴哭歌,她会扬起手,拍你一巴掌,或者狠狠地砸你一拳头。因为她觉得,你对她太不礼貌;不但赏你一巴掌,一拳头,而且见了你,就会向你瞪眼,嘴里还小声嘟哝:“甭等叫我还捶你!”这种言词表明,甭想再看:合着眼,捂着嘴,去哭民歌了!你手里再有钱,也没人为你表演:哭着去报庙;更甭想去看:合着眼捂着嘴哭,实为唱的,精彩的民歌表演了。连这样的演员,妇女都不愿意当了。这样地哭歌,被广大妇女抛弃了!代替那种哭歌的,新风俗新风尚,就像万紫千红的花朵,充满了宇宙人间!2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