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集

2023-01-15 13:14:02

内容:(一)重阅有关“‘景州枣林张’上网材料”有感,(二)宇宙之初和生死现象。

(一)重阅有关“‘景州枣林张’上网材料”有感

1、张昺被朱棣所杀是真的

       最近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播发的电视剧,有张昺不从,被朱棣杀害的情节。因张昺被杀,张巨川带领全家(人多不可能在一起走),从南方向山东逃跑。

2、移民方式等

       张昺被杀,是在朱棣刚生事的时节,所以张巨川等逃向山东,是长达数年的事。在朱棣取得政权以后,他着手移民。移民方式:奉命移民,如新庄田氏,从河南永丰屯三号,移民到良乡县新庄村;强迫移民,如山西老槐树底下的移民,先放风说:“老槐树底下不移民。”人们都往老槐树底下跑,然后用军队一包围,捆了手送往漷(火)县(今北京市通县东南漷县镇)和山东等地(要去厕所,得要求解开手,因此把上厕所叫解手)。

3、张原鲁被移民的方式和隐名

       张原鲁和姓范的都是一个人,顶多两个人,于永乐二年移民到景州枣林和西村,在文件上说:是根据朝廷的诏令移民的。这只是拣好听的说,从人数少来看:是被捉来移民的。至于张原鲁为什么隐了名,这与张昺被杀,怕灭九族而逃跑是一致的。张彬子克让,不也改名为张彦礼吗?彦礼的次子隐姓埋名,回到泊头过生活若干年,原因也一样。

4、张原鲁真名叫什么?他是谁的儿子?

       张原鲁隐去了名,致使我们难于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古人说:“鸟过还有个影。”原鲁真名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张彬和后人的“泊头张氏族谱”晚于永乐二年。因此,原鲁不会是彦礼(克让)的后人。张华光对泊头张氏来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他绘制的族谱世系图很有价值:

      “张巨川:长子士举,次子士元,三子士奇。士举:长子宋?、次子誌,三子智,四子旭。士元:长子彬,次子昺……”看到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士举的长子“宋?”挂了一个“?”。“?”表示不了解(未知),而张原鲁的真名,也不知道叫什么(未知),两个未知碰成一个已知:即“张原鲁的真名叫宋,是张士举的长子。”有人会说,“你说的有道理,还能进一步证明吗?”

       我说:“能。”《南皮刘文庄张氏家谱》附各处族人记略中,记载有:景州枣林一世原鲁,由寿光泊头迁居。《明代定居景州的外籍移民》记载:张氏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根据朝廷的诏令,自山东青州府寿光县,迁居景州枣林村的。(由上边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张原鲁来泊头,比张彬早;张彬等《泊头张氏族谱》比永乐二年晚。)张原鲁隐去了名字,与张彦礼隐去了名字一样,都是因为张昺被杀。这就不难看出:张原鲁、张彦礼、张昺,他们是一家人。因此原鲁的真名,只能在张华光的“族谱世系图”中找,刚好,谱中叫“宋”的未知其人;原鲁的真名,也是个未知,两个未知合起来就是已知:真名找到了真人,张原鲁就是张宋。  2022.6.8.(修完草稿。)

后记

       张昺被杀,张巨川带领全家逃跑。因此,有无张昺这个人,就成了关键的事;网上曾有人怀疑:有张昺这个人。我们没去查历史;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边,播发的电视剧,有张昺不从,被朱棣杀害的情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确实有张巨川的次孙张昺这个人。

       张巨川只有张彬张昺两个孙子吗?我们从张华光绘制的族谱世系图,可以看到:张巨川有“二甲张”和泊头等地的张氏后代。

“二甲张”是怎么回事?网上材料介绍说:始祖张巨川,元末携子避乱,来到商河,留下了“二甲张”张氏后代。

       张昺被杀后,张巨川为什么,带领全家从南方向山东跑?网上材料介绍说:“张巨川原籍(山东)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这就使我们知道了:张巨川是带领全家人,从外地逃向自己的家乡(山东青州府)避难。

       这次避难,张巨川除带领长孙张彬,(尽管没在一起走)还有哪些人?从张华光的家族世系图中可以知道,和张巨川一起出逃的有:长子士举,次子士元,三子士奇;还有士举的长子“宋?”等。

       看张华光的族谱世系图,我们可以知道:宋?、誌、智、旭、彬、昺、旵(产)、利、威、高十人,是亲叔伯兄弟。怪不得张昺被杀,全都跟着巨川爷,跑向山东家乡避难,过上埋名或者隐姓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张华光的族谱世系图,为找到张原鲁的真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22.6.10.

(二)宇宙之初和生死现象

       宇宙之初离我们人类太遥远了,许多事情让我们感到是个谜;不过,这个谜也有法破:人有文字,把历史用文字记下来;地球没有文字,它的发展史记在地层里,叫做万卷书;宇宙没有地层,但它的历史,也留下了踪迹,“元素周期表”等,就反映出它的历史踪迹。

       今天,我们先从“宇宙”这个词谈起。《现代汉语词典》第71599页,宇宙:“宇”指无限空间;在“宇”这个空间中,包括地球等一切物质;“宙”指无限时间(我们怀疑:时间真的无限吗?);空间、时间、物质,都处于一定的温度之中。所以,空间、时间、物质、温度,是宇宙的四要素。

       在宇宙之初,只有宇(无限空间)和质子、电子(物质)。这在《宇宙的发展变化》中,我已经论述过了。空间和物质是原有的,永远存在,所以它们是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

       当初,质子和电子在无限的空间中,处于极低的温度之内(也就是处于没有物质运动的温度之内)。这种温度可以叫做初始零度(物质冻结的零度)。

       我们都有过体会,在冰冻的天气里去跑步,跑一会就浑身发热(生热)。物质的基本特点是善于运动,质子和电子在极低的温度中,也艰难地缓慢地在动(有动就生热),由于运动量逐渐加大,热量就逐渐增加;物质运动永远存在,所以“热(热量)”是有生无死(无死:不会消失)的。

      “时间”是物质运动形成的(如,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因此,“宙(时间)”是质子、电子,在极低的温度(初始零度)环境中,开始运动后出生的;物质运动不停,宙就永远存在,所以宙是有生无死的。在质子、电子开始运动之前没有出现“时间”,可以称为零宙。因此,在宇宙发展的初始阶段(第一阶段),情况比较简单:有空间,有物质,温度是初始零度,时间是零宙。

       自从质子、电子,在初始零度环境中,成功的一动(不管质子、电子谁先动或同时动)起,物质运动逐渐广泛起来,有生有死的事物也慢慢多起来,如:恒星自产生核反应就算出生了,以后失去了核反应,或核反应失控,发生了超新星大爆炸,这颗恒星就算死了(变成了所谓的黑洞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自从形成石头起就算出生了,风化以后就算死了;动、植物有生有死,更是常见的事。

       总的来看:宇宙的初始阶段(第一阶段),空间是无限的;物质为无限多的质子和电子,它们处于极低温(初始零度)环境之中。空间和物质是原有的,不知如何出生,也没有死,永远存在,无所谓生死。从这个角度看,空间和物质是无限的;空间无限大,物质无限多。不能单从体积上看:空气体积大,质量不一定大;石头体积小,质量不一定小。“空间”要看大小;“物质”要从数量上看多少。

       自从质子电子在极低温(初始零度)的环境中,开始缓慢的第一动,热(热量)和时间“宙”开始出生,永远存在(有生无死)。从这个角度看,热(热量)和时间(宙),都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另外,“温度”是宇宙的一个要素,它是由“含热量多少”表现的:含热量多温度高,含热量少温度低,物质没开始运动时,温度就是初始零度,所以温度和热量一致,是有一定限度的。

       也是由于质子和电子,在极低温环境中,开始第一动,有生有死的无生物(石头等;无生物的“生”就是生成,“死”就是消失)和生物(动、植物等),开始逐渐多起来。

(写于202276日。)  2985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十九集 后一篇:二十一集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