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可以不筛查

(2013-12-25 12:17:19)
作者简介:
庄辉,中国工程院院士,男,汉族,1935年1月生于浙江省奉化市。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控制乙型肝炎专家工作组成员、世界肝炎联盟公共卫生学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以及《中国病毒病杂志》等十余种期刊的总编、名誉总编、常务编委、编委或顾问。 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我国自1992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率已由1992年9.75%降至7.18%,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为明显,5岁以下儿童已降至0.96%,5~14岁为2.42%。2009年我国卫生部提出对15岁以下人群实施乙肝疫苗补种并将于今年完成。今后还将对15岁以上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预计我国一般人群的HBsAg携带率将进一步下降。
  2010年2月10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社部发【2010】12号)。这一举措对保护乙肝携带者的平等权利、消除劳动就业和教育领域乙肝歧视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好评,但也给大学新生入学和新员工入职时接种乙肝疫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过去曾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的新大学生和职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现在取消了对入学新生和入职新员工的乙肝项目检测,对他们如何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前不筛查是否安全? 这是目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和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一.从乙肝疫苗的成分分析,接种乙肝疫苗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乙肝疫苗的成分主要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基因重组的酵母细胞或仓鼠朗细胞表达的乙肝病毒 (HBV) 外壳蛋白,即HBsAg,经纯化、加氢氧化铝佐剂和灭活处理后制成,无传染性,进入机体后,HBsAg被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成相应的肽段,并与MHC Ⅰ类或MHC Ⅱ类分子相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从而活化T细胞和B细胞,诱导产生相应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应答,使被接种者获得保护,而对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二.对感染和未感染过HBV者接种乙肝疫苗是安全的
  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指出,对感染过和未感染过HBV者接种乙肝疫苗是安全的,因此,乙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如果被接种的人群是高危人群,乙肝流行率较高,在接种乙肝疫苗前进行筛查,预期可节省的乙肝疫苗费用将高于筛查费用,则进行筛查;如被接种的人群乙肝感染率低,预期可节省的乙肝疫苗费用低于筛查费用,则不进行筛查。国内外有多项类似研究证明,乙肝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上述研究均是在1994年以前进行的,当时国内外乙肝疫苗生产量较低,价格相对较高,为了有效应用乙肝疫苗,提出对高危人群在乙肝疫苗免疫前进行筛查,以节省乙肝疫苗及接种费用,使更多的新生儿能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完全正确的。但1995年以后,乙肝疫苗的产量大大提高,价格明显下降,乙肝疫苗的费用远低于筛查费用,因此,在乙肝疫苗免疫前一般不进行筛查。
  三.对各类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实践证明,乙肝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Beasley 等报告,在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普遍接种前,如果母亲HBsAg和HBeAg 双阳性,其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的机率为70%~90%;如果母亲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其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的几率为30%~40%。因此,实际上,在过去和现在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中,有一部分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已暴露HBV,体内已有HBV。但由于乙肝潜伏期较长,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免疫应答相对较早,因此,乙肝疫苗对暴露后预防仍有效,而且证明是安全的。国内外对医务人员和一些高危人群因意外暴露HBV (如给乙肝病人诊治时意外刺伤或接触有传染性血液等) ,如他们既往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也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虽然过去对一般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曾进行筛查,但多使用国产乙肝检测试剂,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在筛查HBV标志阴性者中,有人可能为HBV标志阳性者但接种了乙肝疫苗。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自 1982年至2005年全球约4000万名新生儿和6000万名一般人群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未发现其中HBV标志阳性者因接种乙肝疫苗而出现不良事件。
  此外,国内外有多项研究报道,应用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其乙肝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远高于常规用于预防的乙肝疫苗。如谭冬炎等应用60μg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每月注射一针,6个月为一疗程。还有用乙肝疫苗治疗更长时间的报道。虽然至今对乙肝疫苗的治疗效果各家报告不一,尚难定论,但均报告安全性良好,在用乙肝疫苗治疗的乙肝患者中,未发现有与乙肝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
  虽然乙肝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但对乙肝疫苗有禁忌症者,如对酵母或疫苗的其他成分有过敏者、有中度或重度急性疾病患者、有格林巴综合征、自家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或其他慢性疾病等患者,不应接种乙肝疫苗。

(廖雪雁 庄辉 )
相关阅读:
《尿布疹的处理方法》
《风疹疫苗对胎儿有何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