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教学高招之——给学生一个舞台,还你一个精彩------罗军伟

(2013-10-31 08:42:28)
分类: 开高之声文档


  那天,我走进了1512班教室,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了要学习的内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公式很多,在讲解的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当,将会成为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的一种负担。针对于这个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一双发现知识的眼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知识的发生过程转嫁到学生身上。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在前面的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过http://s6/mw690/002U5PPpty6DQzYG2pfb5&690

导学生发现:若我们把上述公式中的角度进行变换的话,会得到什么呢?(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http://s3/mw690/002U5PPpty6DQA8l7jka2&690


导学生自己去变形推导),让学生上台演板:

http://s9/mw690/002U5PPpty6DQAi0b3y28&690

http://s3/mw690/002U5PPpty6DQAC5qAG82&690

弦如何转化为正弦?于是同学们可以很快的可以联想到变名的诱导http://s2/mw690/002U5PPpty6DQB5ELfz71&690

的“主演”们按照我的设计演下去。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有的同学因为自己推导出了公式,差点手舞足蹈起来,看到同学们自己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之后,我也就水到渠成的让同学们推到公式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是“主演”。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发现新公式与已学公式之间的联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生过程, 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认识,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易于接受,课后我通过对学生的抽查发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是我本节课教学的核心,给学生一双发现新知识的眼睛,去发现,去认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

开封高中数学组:罗军伟

201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