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2013-04-11 17:10:51)
标签:

教育

课时

分类: 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

                         ---戴叶茹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4030,计算时想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就是7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掌握,认识了整十数里面包含的整十的个数,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对各种解决的方法正确掌握并运用,并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的各种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 许多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数学风采?瞧!我们的老朋友喜羊羊也来了,他要带我们去青青草原做客,想去吗?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只想带聪明又勇敢的同学去。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我会算。

3+2=      2+7=     4+5=     7-3=     9-4=      6-3=   

2、我会填。

4个十是(  )。 80里面有(  )个十。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  )个十,是(  )。

3 我会说。

数数有多少根小棒?(课件出示小棒图)

10203040…这样的数叫整十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揭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1)小朋友们,接我们春游的客车开来了,带上数学的小眼睛,你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

1、要求一共有几个座位怎么想?你会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汇报,师板书。

2、怎么算出得数的?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3、生交流,归纳计算方法。(师逐一课件展示)

a.十个十个地数。(评:结合数数想出得数,不错)

b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评:根据数的组成,指名再说说)

c.4+3=7想到40+30=70(评:同意这种算法吗?怎么理解呢?请计数器来帮忙,40怎么拨?这里的4表示?30怎么拨?这里的3表示?合起来7粒珠子,这个7表示?所以40+30=70)

4、小结算法。

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数数的,有计算的,有用数的组成,计算出40+30=70,单位名称是?(板书)

5、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再在书上填出得数。

(二)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

1、喜羊羊把题目进行了小改动(出示图2)现在你能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想?你会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70-30=40怎么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3、指名说说,集体交流算法。(预设a:数的组成,b:7-3=4,c:想加算减法)

4、读算式,说单位名称。

四、练习运用,内化巩固。

1、“想想做做”第1

1)我们乘着客车来到青青草原,美羊羊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呢!瞧,这是什么?(是小珠子串成的手链),让我们来数数每串手链上有几颗珠子(每串有10颗珠子)。

2)、左边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右边呢?你能根据珠子图写出4个有联系的算式吗?(完成想想做做1

交流:两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50+40=90怎么算的?90-40怎么算的?(复习一图四式)

2、“想想做做”第2

1)说说每组题目有什么联系,独立完成,指4名学生黑板上写。

2)集体订正。

3)看来简单的题目难不了大家,师再出题考考大家:80+20-60=3个整十数相加减,你会吗?

4)指名说说,讲解算法。

3、“想想做做”第3

1)动物园里还有旅游列车呢,咦?司机呢?如果你是司机,你能又快又准地送大家去游玩吗?(快速在书上完成)把每次的结果填在哪里?

2)指定2名学生当司机,说一说算式。

3)集体校对,评出“优秀司机”。

4、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

1)分角色扮演,读读对话。

2)指名说说上面两位同学扮演得如何?并说说小兔的话是什么意思?

3)思考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列式计算。

4)交流,说说算法。

5、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五、全课总结

去青青草原玩的开心吗?我们在游玩中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教师点评并作适当补充)

小结: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教学反思:

 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性”。数学一开始以“春游”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探索“30+40”、“70-30”的方法时,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一、在例题算法优化上做得不够,没有明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没有将最简单的方法凸显出来。二、同桌交流不够激烈,跟平时训练不够有关,以后要多让学生讨论交流,并且要做到收放自如!三、在一个问题出来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仍有点少,也没有多让学生充分说,对学困生的提问过少。四、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不够丰富,学生积极性调动得不够好。今后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