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夏日皮肤病——战痘篇

标签:
健康夏季皮肤科痘痘 |
分类: 杂志精选 |
消灭青春痘
随着气温的升高,皮肤变得更容易出油,再加上如果不注意饮食、睡眠等方面,脸上就容易冒痘。没有彻底消除痘痘的根本,只会让痘痘卷土重来。
痘痘医学上叫痤疮
现代医学命名的痤疮,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一般多见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约有80%~90%的青少年都曾有过患有痤疮的经历。当然,面部痤疮的发病也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个别患者可迁延至30岁以上。
痤疮(痘痘)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雄激素作用下的皮脂腺快速发育和脂质大量分泌是痤疮发生的主要原因。若皮脂腺分泌皮脂过多,加上毛囊皮脂腺导管受到外来的各种刺激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出现异常角化,使皮脂排除障碍,便形成了一个个小面疱,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或者黑色的丘疹,这就是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你也可以挤出一些白色的分泌物,这就是堆积在毛孔里面的油脂,并非脏的东西,也不是所谓的螨虫,只要毛孔一直堵塞,痘痘就会轻易冒出来。
寻找成因
痤疮的发病因素很多,但雄激素是痤疮的始动因子,也是主要因素,雄激素可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上皮增多和毛囊栓形成。此外,微生物的感染、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免疫失调、吸烟、肥胖、饮食、药物、化妆品使用不当堵塞毛囊口,在痤疮的发展中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说,医学上痤疮的成因分为内因、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
内分泌因素:进入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加,刺激毛囊皮脂腺分泌,皮脂排出增多,阻塞毛孔,出现面部痤疮。此外一些皮脂腺分泌发达的地方,如背部,也容易出现痤疮。有些女性,会发觉在月经周期前后,或在熬夜与压力大时就萌发痤疮。
遗传因素:痤疮存在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为油性或者混合性皮肤,曾患过青春痘,那子女患痤疮的几率也会增加。
二、外因(诱因)
饮食不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中动物性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大幅增长。由于动物性脂肪及其加工品或奶油、油炸食品等食物会促进皮脂腺旺盛地分泌皮脂,促使痤疮产生及恶化。另外,香、辣、刺激的调味品、酒精及咖啡也会刺激皮脂分泌过剩,甜食(如巧克力、可乐、冷饮)也是诱发痤疮的主要因素。
生活不规律: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内分泌激素水平,导致新陈代谢发生障碍,造成皮肤水分流失,肤色出现黯淡,导致出现痤疮的情况。
不当使用化妆品:不当使用一些化妆品,容易出现毛孔堵塞的情况,再加之卸妆不彻底,很容易使面部发生痤疮。
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忧虑,会刺激肾上腺素的产生。肾上腺素本身可进行雄性荷尔蒙素的正常生长,进而刺激油脂的分泌。
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减肥药、催经药或含有溴化物碘化物的药品会刺激内分泌的失衡或引发毒素堆积形成痤疮,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此类药物的使用。
环境因素:空气、水污染都有可能导致痤疮。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的污染不断加剧,空气中的污染元素增加。电脑静电也容易造成空气中悬浮物附着在人的皮肤上,在人的皮肤上尤其是面部造成痤疮。
战痘有讲究
“战痘”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单靠某一种方法是不妥当的。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综合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生活调节几种。
临床上痘痘也分级
目前,临床上也根据痤疮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基本采用国际分类法。
痤疮是一个多因素介导的面部损容性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兼顾多方面原因。
临床篇:
不同类型痤疮治疗有区分:
Ⅰ级痤疮:较轻。以粉刺为主,皮损数目少,故治疗主要为祛除粉刺。主要选择抗角化和去脂药物。局部抗角化药物可用维A酸类药物,去脂可嘱患者选择合适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能过分清洗。
Ⅱ级痤疮:粉刺和炎症性皮损数目较多,应以抗角化、去脂和抗感染。以外用维A酸和抗菌素为主。
Ⅲ级痤疮:主要为炎性损害,抗感染为主,抗粉刺为辅。口服抗菌素+外用维A酸。
Ⅳ级痤疮:主要损害为结节∕囊肿,由于病变炎症较重,外用药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应以内用药为主并采取联合用药。如口服异维A酸+抗菌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等。
各级痤疮经恰当的治疗病情控制好转后,都应给予巩固治疗。
巩固治疗原则:去脂+抗角化外用维A酸类药物;勤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及愉快的心情。另外,对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的患者,还可以选择物理治疗,如喷雾、红蓝光照射、激光治疗等。
生活篇:
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除了不悲观对待痤疮,积极、合理治疗外,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清洁切忌太频繁
洗脸次数太多会弄巧成拙。洗脸的目的是为了洗掉附着在皮肤上的尘埃、污垢和致病微生物,以及体表的油脂和汗渍。有时还需要清洁附在皮肤上的油彩、粉底、胭脂、眼影等彩妆类化妆品的残留物,保持皮肤腺体和毛孔的通畅。
通常来说,每天洗脸的次数应当在2~3次。干性或中性的肤质,两次就足够了;油性肤质可以中午增加洗脸1次;夏季比冬季增加一次。
过多洗脸不仅不能呵护正常的皮肤,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膜。脂质膜是人体天然的保护屏障,阻止皮肤内各种营养物质、水分的流失,防护各种理化物质对皮肤的损害及微生物的侵入,如脂质中的游离脂肪酸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青春期后皮脂分泌的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一些真菌繁殖。
每次洗脸后,皮肤本身就要经过一次脂质膜的重建过程,如果你每天洗脸的次数过于频繁,脂质膜重建跟不上,皮肤就容易被外界环境中各种不良刺激所伤害,变得脆弱、容易衰老,出现一系列如皮肤干燥紧绷、细小皱纹、脱皮、小红点,刺痒、疼痛等现象。
饮食做到“四少一多”
少食高脂类食物。如:猪油、奶油、猪肝、猪肾等。
少食腥发之物,特别是海产品,如:海鳗、海虾、海蟹、带鱼等。肉类中的性热之品也是发物,如:羊肉、狗肉等。
少高糖食物。如:白糖、冰糖、红糖、葡葡糖、巧克力、冰淇淋等。
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等。多是指多食蔬菜水果,如蘑菇、木耳、芹菜、苦瓜、黄瓜、丝瓜、冬瓜、西红柿、豆腐、莲藕、西瓜、梨、山楂、苹果等。同时,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要贪食冷饮,保持肠胃功能的正常。
指导专家:
唐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变态反应(过敏)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擅长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痤疮、带状疱疹、白癜风、银屑病、皮肤癣菌病和结缔组织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等皮肤病的诊治。
应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问健康画报》7月刊)
前一篇:迎战夏日皮肤病——防晒篇
后一篇:迎战夏日皮肤病——湿疹篇